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石榴的意思、石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石榴的解释

亦作“ 石留 ”。树木名。亦指所开的花和所结的实。《宋书·张畅传》:“石留出自 鄴下 ,亦当非彼所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 梁大同 中 东州 后堂石榴皆生双子。 南詔 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絶於 洛中 。” 宋 苏舜钦 《夏意》诗:“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清 陈维崧 《浣溪沙·咏桔》词:“髣髴轻躯十八娘,生憎柑子道家粧,石榴裂齿也寻常。”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石榴》:“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石榴(学名:Punica granatum L.)在汉语词典中定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巴尔干半岛至伊朗地区,现广泛栽培于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其果实为球形浆果,果皮厚革质,内含多枚晶莹剔透的肉质种子,因籽粒紧密排列的特征,汉语中衍生出"石榴多子"的吉祥寓意。

词源与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指出,"石"指果实坚硬如石,"榴"源自"瘤",形容果实表皮凹凸如瘤状,该命名体现古代汉语"因形赋名"的造词规律。东汉《说文解字》将其归入"木部",注为"安石榴,果之属"。

植物学特征

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据库记载,石榴植株高2-7米,叶片对生呈长圆形,花期5-7月,花色鲜红或橙红。果实直径5-12厘米,成熟期9-10月,可食用部分为外种皮,含维生素C、花青素及鞣质成分。

文化象征

中国民俗研究院资料显示,石榴自汉代传入后,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符号:

  1. 多子多福:晋代《邺中记》载"石虎苑中有石榴,子大如盂,以为房族繁衍之兆"
  2. 团圆吉庆:中秋、春节常作贡品,取"榴开百子,团圆美满"之意
  3. 文学意象:唐代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以"五月榴花照眼明"描绘仲夏胜景。

药用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石榴皮、石榴根入药,前者含24%鞣质用于止泻,后者具驱虫功效。元代《饮膳正要》记载石榴汁可"止渴解酲",现代药理学证实其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高于蓝莓与绿茶。

网络扩展解释

石榴(学名:Punica granatum)是千屈菜科石榴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至伊朗一带,汉代经西域传入中国。以下是关于“石榴”的详细解释:

一、植物特征

  1. 形态

    • 树体:高约2-10米,树干灰褐色,分枝多,嫩枝呈方形,枝顶常有尖刺。
    • 叶与花:叶对生或簇生,长披针形,表面光亮;花大而鲜艳,5-6月开放,常见红色,也有黄、白色。
    • 果实:浆果近球形,9-10月成熟,外皮多呈红、黄或白色,成熟时裂开,露出多汁的红色或白色种子(外种皮)。
  2. 别名
    古称“安石榴”“丹若”“若榴”等。


二、价值与应用

  1. 药用价值

    • 果皮(石榴皮):性温味酸涩,可涩肠止血,治慢性腹泻、痔疮出血。
    • 根皮:驱绦虫、蛔虫;树皮和果皮含鞣质(20%-30%),可提取栲胶。
  2. 食用与种植

    • 种子外种皮酸甜多汁,可直接食用或榨汁。江苏、河南等地盛产优质品种,如水晶石榴、小果石榴。
    • 因花色艳丽、叶翠绿,常作为园林观赏植物。

三、文化象征

  1. 多子多福
    因籽粒饱满,石榴常被赋予“子孙满堂”的吉祥寓意,是中秋、国庆期间馈赠的佳品。
  2. 文学意象
    郭沫若散文《石榴》以物喻人,赞颂其“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

四、扩展知识

如需更详细分类或历史文献记载,可参考《汉典》《酉阳杂俎》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安陵君百堵表救碧潋婢作夫人补偿不象苍颜白发娼寮陈畴敕封抽祕骋妍传述戴气调伏东汉分对酒锋烟富贵红妇仪勾核冠石固辞顾观顾管哈喇子号号怀玉回溪蕉衫境地靖慎经蓺九天疾隙开明士绅空便宽繇烂七八糟鲁莽灭裂曼睇迷罔弄痴人茜意青年心理学如水投石沙莽烧研赊市十字路口绥定阘非天惊石破痛迫通识穨替讬势闲趣小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