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石留 ”。树木名。亦指所开的花和所结的实。《宋书·张畅传》:“石留出自 鄴下 ,亦当非彼所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 梁大同 中 东州 后堂石榴皆生双子。 南詔 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絶於 洛中 。” 宋 苏舜钦 《夏意》诗:“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清 陈维崧 《浣溪沙·咏桔》词:“髣髴轻躯十八娘,生憎柑子道家粧,石榴裂齿也寻常。”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石榴》:“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石榴(学名:Punica granatum)是千屈菜科石榴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沿岸至伊朗一带,汉代经西域传入中国。以下是关于“石榴”的详细解释:
形态
别名
古称“安石榴”“丹若”“若榴”等。
药用价值
食用与种植
如需更详细分类或历史文献记载,可参考《汉典》《酉阳杂俎》等典籍。
《石榴》是一个名词,指的是一种多籽果实的植物。石榴果实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外皮光滑,内部包裹着多个鲜红色的籽粒。它的果肉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被人们广泛地作为水果食用。
《石榴》的部首是石字旁,共8个笔画。
《石榴》一词的来源比较有趣。石字旁意味着这个词与石头有关,而榴字部分则是该词的音旁。榴字的形状可以看作一个包裹着许多籽粒的果实,在表象上与石榴的形状相符合。
在繁体汉字中,石榴的写法与简体稍有不同,字形较为繁复。繁体字的写法为「石榴」。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石榴通常写作「石慰」。这个写法中的「慰」字意味着石榴有慰藉人心*********,可用于纾解疲劳、缓解压力。
1. 这个石榴又大又甜,真是个好果子。
2. 没想到这个石榴皮很薄,果肉却很多。
3. 我家的石榴树结了好多果子,明天可以采摘了。
组词:石榴汁、石榴树、石榴籽。
近义词:红榴、红石榴。
反义词: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