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纠黜的意思、纠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纠黜的解释

查察其罪而加以贬斥。《后汉书·五行志二》:“大将军 何进 以内宠外嬖,积恶日久,欲悉纠黜,以隆 更始 宂政,而太后持疑,事久不决。”《明史·顾佐传》:“﹝帝﹞还復赐敕,令约束诸御史。於是纠黜贪纵,朝纲肃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纠黜”的汉语词典释义

纠黜(jiū chù)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纠”与“黜”二字组合而成,多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检举揭发并予以罢免的行为,常见于官吏监察、弹劾等语境。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单字本义溯源

  1. 纠(jiū)

    • 本义:绳索缠绕,引申为“缠绕”“集结”,后衍生出“督察”“矫正”之意。
    • 《说文解字》:“纠,绳三合也。”指多股绳索绞合,象征约束与规正。
    • 引申义:在政治语境中指“举发过错”,如《周礼·天官》载“以纠万民”,即监察民众行为。
  2. 黜(chù)

    • 本义:贬退、废除。
    • 《说文解字》:“黜,贬下也。”从“黑”部,暗含“使失去光彩”之意。
    • 引申义:特指罢免官职,如《论语·微子》中“柳下惠为士师,三黜”,即多次被免职。

二、复合词“纠黜”的释义

“纠黜”为动词,指通过检举揭发而罢免官吏,强调监察与惩处相结合的过程:


三、文献例证与权威引用

  1. 《资治通鉴·唐纪》:

    “御史纠黜贪吏,州县肃然。”

    (御史通过检举罢免贪官,使地方吏治整肃。)

  2. 《汉书·百官公卿表》:

    记载汉代刺史职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其中“黜陟”即包含“纠黜”与升迁的双重职能。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侧重含义 区别
纠黜 检举与罢免并重 强调“揭发”到“惩处”的全过程
弹劾 揭露罪行,未必罢免 结果不定,可能仅止于指控
贬谪 降职或流放,未必因检举 侧重职位变动,不强调检举过程

五、现代使用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纠黜”已非常用词,多见于研究古代制度或仿古语境。其核心精神(监督与问责)延续至现代词汇如“纠察”“罢黜”中,但不再作为独立复合词使用。


参考来源:

  1.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2.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3. 《汉书》(汉·班固)

网络扩展解释

“纠黜”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1. 基本含义

2. 词源与结构

3. 使用场景

4. 扩展说明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明史》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结花百鍊镜败字鞭约博观约取裁军铲迹刹手鐧怆痛初等小学戳无路儿道明电脑钓人妒恨二亥告禀高藐跟超掖夹官级孤儿救祖记归授国迁海岬海聚行军竈和声回视荟蔚夹搀荐牍颉桥静节金樽急务隽快空中楼阁苦艼配乐諐度谦撝七槃起薪欺隐入赍上券受刑疏神嘶嗌缌功丝絮桃渖填食田彘同进士出身喂草违难勿忸于晓析小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