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摩诘的意思、摩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摩诘的解释

(1). 维摩诘 (梵语vimalakīrti)的省称。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维摩经》中说 维摩诘 是 毘耶离城 中一位大乘居士,和 释迦牟尼 同时,善于应机化导。曾经以称病为由,向 释迦佛 遣来问讯的 舍利弗 及 文殊师利 等宣扬大乘深义,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宋 苏辙 《谢人惠千叶牡丹》诗:“天女要知 摩詰 病,银瓶满送 洛阳 春。” 宋 陆游 《病中作》诗:“ 摩詰 病説法, 虞卿 穷著书。”

(2).指 唐 王维 。 维 字 摩诘 。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按画家分南北二宗, 摩詰 为南宗创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摩诘"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两个维度解析:

一、佛教梵语源流 该词音译自梵语"Vimalakīrti",汉译为"维摩诘",意为"净名"或"无垢称"(《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出版社)。作为佛教重要人物,维摩诘居士以智慧辩才著称,《维摩诘经》记载其通过示现病相阐释"烦恼即菩提"的哲理,形成大乘佛教"不二法门"的核心思想。

二、文学名人指称 唐代诗人王维(701-761)取"摩诘"为号,源于其母笃信佛教,将梵语名号与表字结合形成"王维字摩诘"的文化现象(《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唐代三教融合背景下士大夫的宗教情怀,王维的山水诗创作也被后世评价为"诗中有禅"的艺术典范。

现代汉语使用中,"摩诘"常作为文化符号出现,既指代佛教哲学概念,也用于评价融合宗教意境的艺术作品。在学术研究中,该词多出现于佛教哲学、唐代文学研究领域,需结合具体语境辨析其指涉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摩诘”一词包含两层核心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佛教人物:维摩诘的简称

  1. 来源与身份
    维摩诘(梵语Vimalakīrti)是佛教经典《维摩经》中的大乘居士,生活在释迦牟尼佛同时代,以智慧与辩才著称。他通过“称病”引发佛陀弟子前来探视,借此宣扬大乘佛法,成为“辩才无碍”的象征。

  2. 意译与象征
    其名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强调清净无染的境界。后世文学作品中常以“摩诘”代指佛法智慧,如宋代苏辙诗句“天女要知摩诘病,银瓶满送洛阳春”。


二、唐代诗人王维的字号

  1. 人物背景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笃信佛教,诗作融禅意于山水,被誉为“诗佛”。

  2. 名字寓意
    其字号源于维摩诘,体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推崇。王维将禅宗意境融入诗歌创作,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


三、其他相关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维摩诘的佛学思想或王维的诗作,可查阅《维摩经》或《王右丞集》。

别人正在浏览...

八哀诗补陁落迦畅教尘寰崇文歹话打冷捶帝轩笃切鹅溪饭贴法羊锋矢焚污符卪干怀钩胶瞽者海洋鸿鹅后底家鬼脚花骄讦椒口贾奇忌才近忧居然开略雷动风行亮槅纶连马栏梅园村谬幽漠然不动耐事飘凌潜潜迁乔出谷钱塘湖春行翘袖清虚漆皮权巧惹起镕锻荣燕身钱十步之内,自有芳草受经授命睡王剔嬲投供头会无等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