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的意思、崇文的详细解释
崇文的解释
(1).谓崇尚文治。《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 唐 李暠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 尧 风接,崇文 汉 道恢。”
(2).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 张铣 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
词语分解
- 崇的解释 崇 ó 高:崇山峻岭。崇高。崇论闳议(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论。亦作“崇论宏议”)。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终”,终了。 充,充满:崇酒于觞。 增长:“今将崇诸侯之奸”。 姓。
- 文的解释 文 é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网络扩展解释
“崇文”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
崇尚文治
指国家或社会推崇文化教育、重视文治政策,与“修武”形成对应。如《魏书》记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体现治国理念中文化与军事的平衡。
-
古代官职
历史上曾作为掌管文化事务的官职名称,如唐代文献中提到的“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
二、历史背景
宋代“崇文抑武”政策是典型体现:通过科举选拔文官主导朝政,限制武将权力以巩固统治。例如,文人地位提升,军事将领的兵权被削弱,形成“武将兵权如被上锁”的局面。
三、现代应用
- 文化象征
用于形容地域或群体的文化特质,如佛山“崇文务实、通济和谐”的精神。
- 姓名寓意
作为人名时,“崇”象征高尚与重视,“文”代表文化修养,整体寓意智慧、文雅与影响力。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文献、政策解读及现代用例,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政策或文化案例,可参考相关历史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崇文(chóng wén)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
崇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意思是崇尚文化和学问。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崇(chóng)和文(wén)。崇字的部首是山,它的笔画数是9。文字的部首是文,它的笔画数是4。
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
崇文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中国人十分尊崇文化和学问,视之为国家和民族的瑰宝。崇文一词的繁体字写法是「崇文」。在古时候,崇文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似。
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例句:我们应该崇文重教,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组词:崇尚、崇高、文化、文明、文化遗产、文明礼仪。
近义词:推崇、景仰、尊崇、重视。
反义词:蔑视、轻视、痛恨。
以上是关于崇文的相关信息和词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阿剌吉酒百试颁马暴示靶子鳔胶不识得有仓吏柴荆长马程序宸听出钞出等错认颜标打胡旋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二把手冬桃翻然藩翼凤头鞋砆碔感目攻苦食俭鬼抓狼嚎号屏护获晦密家姐娇妙挟养计局爝火卡位两性花俪影乱岁毛脚鷄毛头毛脑磨铅耐穿鸟灶腻泽谦需惬快绒衣商老上替下陵食芹岁候跳激停务吐词乌布帐武进无形进出口象牀贤阮消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