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民谚的意思、民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民谚的解释

民间谚语。《历史研究》1976年第2期:“ 周馥 在 两广 总督任内, 广东 流传着这样两句民谚:‘穷了 广东 一省,富了 周馥 一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民谚指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通常以简洁通俗的语言总结生活经验、生产知识或社会哲理,具有口语化、易传诵的特点。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威释义及特征如下:


一、核心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民谚是:

民间流传的谚语,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智慧,形式短小精悍,语言通俗生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二、核心特征

  1. 集体创作性

    民谚由民众在长期实践中共同创造,通过口耳相传延续,无特定作者。例如“瑞雪兆丰年”反映农耕社会对气候的观察。 (来源: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专家组. 中国谚语集成[Z].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

  2. 语言凝练性

    结构多采用对仗、比喻等修辞,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以简驭繁传递深刻道理。 (来源:温端政. 汉语谚语词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3. 经验传承性

    涵盖气象、农事、处世等领域,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指导日常生活,体现实践智慧。 (来源:曲彦斌. 中国民俗语言学[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三、社会功能

民谚具有教化规范与文化承载双重作用:


四、学术界定

民俗学界强调其口头性与活态性:

“民谚是民众集体记忆的活态文本,需在特定语境中理解其隐喻与社会功能。”

(来源:万建中. 民间文学引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华谚语志[Z].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
  2. 王勤. 谚语歇后语概论[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
  3. 朱介凡. 中国谚语论[M]. 台北:新兴书局,1964.(经典学术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民谚是“民间谚语”的简称,指在民众中广泛流传的、用简洁语言表达生活经验或哲理的短句。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民谚源于民间智慧,是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生活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性语言,常以口语化形式传播。例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二、核心特点

  1. 语言精炼:句式简短,如“春雨贵如油”;
  2. 内涵深刻:蕴含哲理或警示,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 地域性:部分谚语反映特定地区文化,如广东民谚“穷了广东一省,富了周馥一家”。

三、社会功能

四、与谚语的关系

民谚属于谚语的一种,但更强调“民间性”和“集体创作”属性,区别于典籍记载的格言。

别人正在浏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百骸九窍奔跑标干钹子测测昌遐钞写垂名竹帛垂丝海棠窜殛村粗打跟头丹虾返场翻天作地翻涌丰孰辅弼搞平衡诡晖禾役洪水横流槐望昏恣静拱惊摇禁宪籍戎积苏寄讬酒龄鞫决老彭竻木两歧钌甃另辟蹊径轮廻马八二哤杂门捆纳布磐石抢生意前禽侨僦起栗轻眇钦翼缺水人镜人心惟危山臯深险鼠莽草卫跸尉劳小题大做细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