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癖习的意思、癖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癖习的解释

[habit] 癖好和习惯;癖性

详细解释

犹癖性。 唐 白居易 《<因继集>重序》:“足下虽少我六七年,然俱已白头矣,竟不能捨章句,抛笔墨,何癖习如此之甚歟?” 叶圣陶 《小病》:“到房间里来的只有按时送茶送饭的房东家的老佣妇,劳作鞭策着她,健谈的癖习早已衰退,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去了。”参见“ 癖性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癖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ǐ xí,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指个人长期形成的特殊癖好或习惯,通常带有不良倾向。例如贪吃、懒惰、好赌等行为,可统称为“癖习”。

2.详细解释

3.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带有负面色彩的习惯或行为,例如:

4.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5、7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癖习

癖习是一个汉语词汇,表示人们长期形成的固定的、难以改变的行为习惯或心理倾向。它可以指一个人的个人癖好、怪异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指一个人的无法戒除的坏习惯。

拆分部首和笔画:癖习由“白”和“木”两个部首组成。其中,“白”是一个三横的部首,它表示某种与白色相关的事物或概念;“木”是一个四点水的部首,它表示与木材或植物有关的事物或概念。总共有12画。

来源:癖习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见凤硃雀》一章中:“顾禄之子尝从师游于江南之夜,醉走失,适游鱼之室,遂留不去。旬日乃出,复失道。人问之,曰:‘吾癖习观。’”这里提到的“癖习观”即是指一个人沉迷于某种行为或事物,难以自拔。

繁体:癖習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对于癖习的写法有一些变化,例如在《庄子》中的写法是“癖习观”,其中观字的上方还带有一个日字旁,表示观察、看待的意思。

例句:他有一个奇怪的癖习,喜欢在晚上散步,不管天气好坏。

组词:癖好、癖癖、习性、厉行法纪、克己奉公。

近义词:习惯、癖性、癖好、痴狂。

反义词:良好习惯、正常行为、规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