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时代理皇帝。 汉 平帝 元始 后, 王莽 以外戚执政。 平帝 死, 莽 自居摄,朝会祭祝“皆如天子制”,称“假皇帝”,臣民谓之“摄皇帝”。详见《汉书·王莽传上》。
“假皇帝”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作为成语,“假皇帝”比喻虚假的权力或身份,常用于形容冒充高位者或利用权势伪装领导者的人()。
王莽通过“假皇帝”称号逐步巩固权力,最终在公元8年篡汉自立,建立新朝。这一事件成为古代权臣篡位的典型案例()。
相关记载主要见于《汉书·王莽传》,详细描述了王莽从摄政到称帝的过程()。
提示:若需了解更完整的历史脉络,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史学著作。
《假皇帝》是一个词语,用来形容冒充皇帝身份的人,也指那些虚伪、虚荣、自负的人。
《假皇帝》的拆分部首分别是“人”和“皇”,它们分别属于“亻”和“⺇”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9笔。
《假皇帝》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在历史上,经常有一些人伪装成皇帝,企图篡位或欺骗他人。这些人就被称作《假皇帝》。
该词的繁体字为「假皇帝」。
古时候,《假皇帝》可以写作「假皇帝」或「假皇帝」。
1. 他虚荣自负,总是表现得像个《假皇帝》。
2. 这个人打着帮助他人的旗号,实际上却是一个《假皇帝》。
1. 真皇帝
2. 伪装
3. 自负
4. 欺骗
5. 虚伪
1. 假冒皇帝
2. 自大狂
3. 虚伪之人
1. 真实皇帝
2. 谦逊
3. 真诚之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