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志的意思、抱志的详细解释
抱志的解释
胸怀大志。《晋书·慕容暐载记》:“此则鬱概待时之雄,抱志未申之杰,必岳峙 灞上 ,云屯 陇 下。” 唐 元稹 《遣兴》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宋 曾巩 《乞出知颍州状》:“虽有爱君嚮国之心,託势疎远,无路自通,期於抱志没齿而已。”
词语分解
- 抱的解释 抱 à 用手臂围住:拥抱。抱小孩儿。合抱。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 围绕,环绕:山环水抱。抱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 胸怀愿望,志向:抱负。 心里存着,怀有:抱怨。抱
- 志的解释 志 ì 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记,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记号:标志。 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称轻重,量长短、多
网络扩展解释
“抱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胸怀大志,通常用于形容人怀有远大的志向或理想,并为之坚持努力。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1.基本释义
“抱志”指内心承载着高远的志向,强调志向的坚定性和持久性。例如《晋书》中提到的“抱志未申之杰”,即指怀有志向但尚未实现的杰出人物。
2.引证与出处
- 古代文献:如《晋书·慕容暐载记》用“抱志未申”形容待时而动的豪杰;宋代曾巩在奏疏中以“抱志没齿”表达终身坚守志向的决心。
- 诗词引用:唐代元稹的“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以及宋代陆游的“祝身愿耆老,常恐抱志死”,均通过诗句展现对志向的执着追求。
3.用法与语境
“抱志”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可搭配“未申”“没齿”等词,强调志向未竟或终身坚守的状态。例如:“他虽身处困境,仍抱志不渝。”
4.近义词
“怀抱大志”“胸怀壮志”等词与“抱志”意义相近,均表达对远大目标的追求。
如需进一步查阅具体古籍原文或诗词赏析,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或查诗文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抱志这个词意思:抱志是指怀有远大的志向和雄心,积极向上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轻言放弃。
拆分部首和笔画:抱志的拆分部首是手和心,它的总笔画数是11。手在左边,心在右边。
来源:抱志这个词来源于《史记·鲁周公世家》,用来形容周公旦有志向地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
繁体:抱志的繁体字是「抱志」,和简体字形式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抱志的写法和现在大致相同,以手和心相连的形式表达,强调了志向和心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句:他年少时就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现在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组词:奋志、追志、立志、志向、志愿等。
近义词:立志、追求、雄心壮志。
反义词:灰心、放弃、懈怠。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