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拒隘的意思、拒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拒隘的解释

犹拒险。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一夫拒隘,万众趦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拒隘"是古代军事术语,拼音为jù ài,意为利用险要地形进行防御抵抗。该词由"拒"(抵抗)和"隘"(险要关隘)组合而成,最早见于清代魏源《圣武记》卷五:"一夫拒隘,万众趦趄",形容凭借险要地势,少数人即可阻挡大批敌军。

具体解析如下:

  1. 核心词义
    指占据险要地形进行军事防御,常见于描述古代战争中的地理优势运用。如函谷关、剑门关等著名关隘,均符合"拒隘"战术特征。

  2. 构词溯源

    • "拒":抵抗之意(《说文解字》:"拒,捍也")
    • "隘":狭窄险要之地(《淮南子》:"险易之谓隘") 二字组合突显"凭险据守"的战略思想。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史书或军事典籍,如清代《平定三藩方略》载:"贼据山拒隘,仰攻不易"。现代语境中多作为历史军事术语使用。

  4. 近义表达
    据险扼守、凭险固守、扼险而战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研究或军事策略分析中。如需了解更详细出处,可参考《圣武记》原文或《中国军事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拒隘

拒隘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拒和隘。

部首拆分:拒的部首是扌(手),隘的部首是阝(阜)。

笔画拆分:拒共有8画,隘共有16画。

来源:拒隘的本义是拒绝险阻,指排除妨碍、克服阻难。

繁体字:拒隘的繁体字为拒隘。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在字的构造和书写方面,存在一些变化。然而,拒隘作为一个现代汉字,其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相同,没有特殊变化。

例句:

1. 他拒隘而上,勇往直前。

2. 面对困境,我们要勇敢拒隘,不轻易放弃。

3. 道路虽然曲折险阻,但我们必须拒隘前行。

组词:

拒绝、拒人于千里、拒马、拒捕、隘路、阻隔、阻碍、阻滞、阻力

近义词:

抵御、排除、抗拒、克服、抗争、奋斗、应对

反义词:

欢迎、接纳、迎接、通过、畅通、顺利、轻易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