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粒之珠”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拼音:mǐ lì zhī zhū
字面意思:像米粒一样微小的珍珠。
比喻义:形容非常细微、弱小的东西或力量,常带有贬义色彩,暗示其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部分文献(如)提到该成语可表示“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但此解释与主流权威来源(如《封神演义》原意及多数词典)存在分歧,建议以“微小、微弱”为核心含义理解。
《米粒之珠》是一个成语,形容物体虽小,但却价值极高,有着特殊的意义。
根据《康熙字典》的解释,成语《米粒之珠》的拆分部首为“米”和“珠”,其中“米”属于“禾”部,而“珠”属于“玉”部,分别对应的笔画数为“6”和“10”。
成语《米粒之珠》的来源多种多样,但普遍认为它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在古代,人们常以稻谷和珍珠来比喻宝贵的东西,因为稻谷是人们的主要粮食,而珍珠则代表着财富和美丽。由于稻谷小而珍贵,所以形成了这个成语。
繁体字:米粒之珠
根据古代汉字的写法,成语《米粒之珠》可以写成“米小粒之秕”,其中,“米”、“小”、“粒”、“之”、“秕”分别代表“稻谷”、“小而珍贵”、“颗粒”、“表示关联”的意思。这种写法在古代常见。
1. 他虽然年纪很小,但在学术研究上却是一颗《米粒之珠》。
2. 这颗明亮耀眼的宝石,在整个首饰中犹如一颗《米粒之珠》。
1. 珠光宝气
2. 珠联璧合
3. 珠玉在侧
1. 瓦砾黄金
2. 寸草不生
3. 锦上添花
1. 黄金万两
2. 离弦之箭
3. 一窍不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