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迷糊的意思、迷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迷糊的解释

[confused;dazed;muddled] 思想的混乱、变化不定或模糊的状态

至于下一步要做什么我完全迷糊了

详细解释

亦作“ 迷胡 ”。1.模糊不清。特指神智或眼睛模糊不清。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脑子又像清楚、又像迷糊的,想起许多事儿来。” 田野 《火烧岛》:“那些奄奄一息的患者,躺在血污和洒着石灰的铺板上,迷糊而又清醒地等待着最后的呼吸。”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她喝了烫滚的烧酒,更迷胡了。”

(2).迷惑,使迷糊。 ********* 《把一切献给党·劳动的开端》:“窑主害怕工人不下窑,在洞口摆了个泥菩萨,挂上一块写着‘确保平安’的木牌,天天烧香上供,迷糊工人。” 段荃法 《“状元”搬家》:“我见她对我笑,心里更恼火。心想:‘你别拿笑迷糊我,我什么都知道。’” 巴金 《家》三六:“泪水又迷糊了他的眼睛。” 聂绀弩 《在汽车上》:“它挡住我们,而且卷起尘土来迷糊我们车上的玻璃。”

(3).小睡;瞌睡。 夏仁虎 《旧京琐记·语言》:“半眠曰‘迷胡’。” 费礼文 《黄浦江的浪潮》:“他老伴在床上迷糊了一阵。”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一章:“ 郭祥 揉揉眼,坐起来,故意打了个哈欠,说:‘刚才?我迷糊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有看哪!’”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十一章:“头刚挨了枕头,他渐渐就迷胡起来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迷糊在汉语词典中的详细释义如下:

一、本义:视觉模糊不清

指视线朦胧、难以清晰辨物。

例证:

“大雪中,远处的山峦一片迷糊。”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94页。


二、引申义:神志或思维不清醒

  1. 精神昏沉

    形容因困倦、疾病等导致意识模糊。

    例证:

    “他高烧不退,整日迷迷糊糊。”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7卷,第1032页。

  2. 思维混乱

    指对事物理解不清或缺乏条理。

    例证:

    “概念太多,反而让人迷糊。”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913页。


三、用法与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迷糊”是一个形容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思维、感知或精神状态不清晰,具体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一、基本释义

  1. 感知模糊
    指视觉或神智暂时性模糊,例如醉酒、困倦时的状态。如“烧酒使他更迷糊了,辨不清天地”。

  2. 思维混乱
    表示思绪混乱、难以集中,如“脑子又像清楚又像迷糊”(老舍《二马》片段)。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三、用法与语境

  1. 日常场景
    多用于形容因疲倦、疾病或外界干扰导致的短暂性状态,例如:“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又要赶时间”。
  2. 文学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常表现人物迷茫或矛盾心理,如“奄奄一息的患者迷糊而又清醒地等待”。

四、延伸解析

五、常见搭配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或方言变体,可查阅《国语辞典》或《醒世姻缘传》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阿耶娘报荒卑坐蚕头雁尾岑寂宸跸断还笃美多嘴献浅二毛子发倦放逸番伪拊式该富搁案公取工缛光统谷嗛呵黎勒鹤卵鸿都画中人会别惠允戒刀近怀金犀积严口出不逊宽褪迈人马家大练涅而不缁女弟铅母千人坐侵官奇验荃荪日见上券山乌水窦诵书太平翁翁天才论突盗挖空心思唯我论雯盖无定准杌杌闲达仙凫香山香焰邪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