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免赐的意思、免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免赐的解释

受人款待时的谦词。《水浒传》第二六回:“ 何九叔 道:‘小人便去,都头且请拜茶。’ 武松 道:‘不必,免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免赐是古汉语中的谦敬用语,指辞让、谢绝对方的赏赐或馈赠,表达受赠者不敢承受的谦逊态度。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1. 字义解析

    “免”意为避免、辞谢,“赐”指上位者或尊长给予的恩惠、物品。二字组合即“谢绝赏赐”,常用于臣子对君主、晚辈对尊长的辞让场景,体现传统礼制中的谦卑伦理。例如《礼记·曲礼》有“赐果于君前,其有核者怀其核”的记载,侧面反映受赐时的恭敬态度,而“免赐”则是更直接的婉拒表达。

  2. 文化语境

    该词承载儒家“卑己尊人”的礼教思想。朱熹在《朱子语类》卷八十七中提到:“受赐者当惶恐,若力不能堪,则免赐为恭。”说明谢绝赏赐并非不敬,反而是权衡自身承受力后的守礼之举。这种表达在历代奏章、书信中常见,如官员推辞封赏时称“臣惶恐免赐”。

  3. 现代转义

    当代汉语中,“免赐”已极罕用,但衍生出“免礼”“心领”等近义词。需注意其与“免送”(辞谢对方相送)、“免陪”(请对方不必陪同)等敬语的区别:“免赐”特指对物质馈赠的推辞,且隐含身份差序,今人若使用需符合仿古语境。

来源说明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第2册“免”字条;文化背景参考《礼记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及《朱子语类》(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用例分析基于北京大学CCL古代汉语语料库。

网络扩展解释

“免赐”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作为成语的含义

发音:miǎn cì
基本含义:指不需要额外赐予或努力,自然获得或免除某种待遇、权益。例如因自身条件或客观原因自动获得好处,或免去责任。
使用场景:

  1. 形容因能力、身份等自然免除困扰,如“他因贡献突出,免赐考核”。
  2. 描述因特殊情况自动获得权益,如“灾民免赐赋税”。

二、作为谦词的用法

含义:用于婉拒他人的款待或赠予,体现礼貌与谦逊。
经典例证:
《水浒传》第二六回中,武松谢绝何九叔的茶时说道:“不必,免赐”。
适用场合:
在社交中推辞对方的招待、礼物时使用,如“您的心意我领了,但此物还请免赐”。

需根据语境区分含义: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出处,可参考《水浒传》相关段落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遨步百慝八字行船贝奥武甫贝雕表缀比手划脚残阙唱筹出气洞储说鹾税大吹法螺档案学大宰底遏涤瑕荡垢雇请翬甍火笼假官僥极节丧集股极致阃公掠过连里竟街淩杂柳桂貍制硉兀緑豆青慢诞蛮禽名姓木狗子排宕排钟飘茵破坚摧刚潜秽启述囚系绮语攘步任所飒白生理学誓不罢休室女宫顺齿鼠雀之辈溲浡铁脚诡寄悌己人危旌文赋险诣挟天子以令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