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斗食的意思、斗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斗食的解释

(1).谓日食一斗粮。《墨子·杂守》:“斗食,终岁三十六石;参食,终岁二十四石。”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据下言斗食食五升,又言日再食,是一食五升,再食则一斗,以终岁计之,当三十六石也。”

(2).俸禄微薄的小官。《战国策·秦策三》:“其令邑中自斗食以上,至尉、内史及王左右,有非相国之人者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颜师古 注:“《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也。一説,斗食者,岁奉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 宋 司马光 《远谋》:“上自公卿,下及斗食,自非忧公忘私之人,大抵多怀苟且之计,莫肯为十年之规,况万世之虑乎?”

(3).泛指食俸禄者,即官吏。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万不至章甫缝掖之士,尺板斗食者流,独无含咀宫商,规橅 秦 柳 者。”

(4).谓生活清贫。 宋 叶适 《朝请大夫司农少卿高公墓志铭》:“今 高 氏子弟往往耦耕斗食,密房坏户,一灯荧荧,挟册呻吟,如布衣寒士。”


亦作“鬭食”。见“ 斗蚀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斗食”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日食一斗粮
    源自《墨子·杂守》记载的古代军粮分配制度,指每日消耗一斗粮食。根据苏时学的注解,若每日两餐、每餐五升,全年总计消耗三十六石粮食。

  2. 俸禄微薄的小官
    汉代低级官吏的官秩,俸禄不满百石,按日计算仅有一斗二升粮食。《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更低,体现了汉代官阶的等级制度。

  3. 泛指官吏
    广义上代指所有领取俸禄的官员,如《战国策·秦策三》提到“斗食以上”指从基层官吏到高级官员的群体。

  4. 生活清贫
    后引申为形容生活拮据的状态,但此用法较少见,多见于文学作品中。

二、历史背景

三、引用典籍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官名秩簿》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斗食(dǒu shí)这个词指的是人们在餐桌上为了食物而争夺或竞争的现象。斗食的部首拆分为 "斗" 和 "食",其中斗的部首为 "斗",食的部首为 "食"。 斗的笔画数为2画,食的笔画数为9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食物供应紧张的时期为了自身的生存而争夺食物。如今,斗食可以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在美食面前竞相争夺。 繁体字中,斗食的写法为「鬥食」。 在古时候,斗食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指的都是人们争夺食物的行为。 例句:在饭馆里看到那两个人斗食,争相夹菜,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相关的组词有:斗争、食欲、食物、竞争。 斗食的近义词可以是争食、争相夹菜。 反义词可能是和谐共享、友好用餐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