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路的意思、道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路的解释

[road;way;path]∶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详细解释

(1).地面上供人或车马通行的部分。《周礼·夏官·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 唐 柳宗元 《伯祖妣赵郡李夫人墓志铭》:“ 王氏 姑定省扶持,自 扬州 至于京师,道路遇疾,遂馆于 陈氏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直生 道:‘小生有个旧友 刘念嗣 ,家事儘也温饱,身死不多时,其妻 房氏 席捲家资,改嫁后夫,致九岁一子,流离道路。’” 老舍 《正红旗下》十一:“可惜,那时代的道路很坏:甬路很高,有的地方比便道高着三四尺。”

(2).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 毛6*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巴金 《探索集·再谈探索》:“我拿起笔写小说,只是为了探索,只是在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道路。”

(3).路途;路程。《国语·吴语》:“今吾道路修远,无会而归,与会而先 晋 ,孰利?” 唐 康骈 《剧谈录·严士则》:“计其道路,去京不啻五六百里。”《镜花缘》第五三回:“如今道路尚远,何能赶得上。”

(4).路上的人。指众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北史·元坦传》:“傲狠凶粗,因饮酒之际,於 洛桥 左右顿辱行人,为道路所患。” 宋 王十朋 《又代女婿祭文》:“擗踊哭泣,哀而送之者,乃二孤女与吾僚壻也。灵舆前迈,道路感伤。” 清 顾炎武 《十庙》诗:“或闻道路言,欲改祀三皇。” 邹鲁 《乙未广州之役》:“总理曰:‘道路皆云 孙文 举事,汝未知耶?’”

(5).奔走;跋涉。 宋 刘弈 《上韩范二招讨书》:“贼之诣 岐 ,有道路之劳,不若诣 雍 之易也。” 清 邵岷 《将之成都》诗:“万里 鱼鳬 国,青春别恨长。行行穿鸟道,寸寸断猿肠。人以风尘贱,诗兼髩髮苍。谋生宜道路,从此问蛮荒。”

(6).行业;职业。《水浒传》第二九回:“﹝ 蒋门神 ﹞因此来夺小弟的道路。小弟不肯让他,喫那厮一顿拳脚打了。”《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左思右量,只有油行买卖是熟间。这些油坊多曾与他识熟,还去挑个卖油担子,是个稳足的道路。”《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长兄,你离家数百里,来省做这件道路,这事是寻不出大钱来的。”

(7).去向;线索。《红楼梦》第三三回:“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 琪官 ,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

(8).方法;办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提控道:‘ 江老儿 是老实人,若我不允女儿之事,他又剜肉补疮,别寻道路谢我,反为不美。’”《何典》第六回:“那时 活死人 弄得来得去不得,心里好不着急。思前算后,没个道路。”

(9).样子。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七出:“[丑]愿我捉得一片牛皮。一半鞔鼓,一半做鞋儿。[末]做鞋儿则甚底?[丑]两文擈一緉。[末]只做一文道路。” 钱南扬 校注:“道路,犹云样子。今 浙 语作‘路道’。言只值一文样子。”

(10).犹货色;油水。《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见有这许多香客在船,料得内中必有银钱可盗……摸得一个姓 钱 ,名 友杏 的香头,腰间鼓鼓囊囊有些道路,从袖中掏出兵器,使出那人所不知手段,一件夹袄,一件布衫,一层双夹裤腰,一个夹布兜肚,一割就开,探囊取物。”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道路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道路”是现代汉语中表示空间移动路径的基础词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释义,“道路”指“供人或车马通行的地面部分”,其核心语义包含三个层次:

一、本义层面指具象的交通路径。《汉语大词典》(第九卷)将其定义为“地面上供人、车马通行的部分”,如《史记·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道不通”的记载,印证了早期文献中该词对实体路径的指代功能。现代城市规划中,道路系统包含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分类,构成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单元。

二、引申义层面具有抽象化表达功能。《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收录其“方向、途径”的隐喻用法,如《论语·子张》中“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的哲学引申。在当代语境中,“发展道路”“人生道路”等词组均承袭了这一语义扩展逻辑,指代事物发展的轨迹或人生选择的方向。

三、哲学范畴中具有象征意义。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分析指出,“道路”在汉语句法结构中常作为隐喻载体,如“社会主义道路”中的政治制度隐喻,“科研道路”中的探索过程隐喻,体现汉语词汇的多义生成机制。

从词源学角度考证,《说文解字》将“道”释为“所行道也”,段玉裁注强调“一达谓之道”,说明该词原始语义中已包含线性路径与方向性的双重特征。这种历时语义特征在现代汉语复合词“道路”中得以完整保留并发展。

网络扩展解释

“道路”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核心含义:

  1. 基础定义 指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带状工程构筑物,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组成。主要功能是连接两地,实现交通运输。现代道路多采用沥青或混凝土铺设,宽度根据交通量设计,常见有双向四车道、六车道等规格。

  2. 分类体系

  1. 引申含义 在文学与社会语境中常比喻发展路径,如:
  1. 技术规范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设计时速60-120公里,最小平曲线半径250米(高速公路),最大纵坡5%等指标。城市道路需同步配置排水、照明、交通标志系统。

  2. 历史演变 最早的硬化道路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两河文明的砖石路,中国秦代已建立全国性「驰道」网络。现代道路体系形成于19世纪汽车发明后,1956年德国建成世界首条高速公路。

别人正在浏览...

安常八魁班干部冰鞋趁逐饬化春烟淳燿赐荫殩孝麤形倒裳索领打夜胡灯座东床坦腹杜门絶迹二丙風潑干渴罣漏孤行己意虾蟆台韩朋欢休汇登火官觳土箭不虚发揭牌静婉击破獧子连尹寥远灵蛇之珠狸制密友殁世乃老恼聒洽览圊溷清己勤工助学水卒树置丝竹嵩阳素刃宿尚泰元天高日远廷授伪言武功体无旧乌垒五剽嫌疑小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