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帚自珍的意思、弊帚自珍的详细解释
弊帚自珍的解释
犹弊帚千金。 宋 陆游 《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如: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虽然幼稚,但弊帚自珍,一直藏着。
词语分解
- 弊帚的解释 破旧的扫帚。喻指极无价值之物。常用为对自己作品的谦称。 唐 柳宗元 《谢李吉甫相公手札启》:“激以死灰之气,陈其弊帚之辞。”参见“ 弊帚千金 ”。
- 自珍的解释 自爱;珍惜己体。《汉书·贾谊传》:“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渊潜以自珍。”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之三:“一失不足伤,念子孰自珍。” 宋 陆游 《草书歌》:“小儿劝我当自珍,勿为门生书棐几。
专业解析
"弊帚自珍"(也常写作"敝帚自珍")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比喻东西虽然不好或不值钱,但自己却非常珍视。
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
词义解析:
- 弊帚(敝帚): "弊"或"敝"意为破旧、破烂;"帚"指扫帚。合起来指破旧的扫帚。
- 自珍: "自"指自己;"珍"指珍爱、珍惜。合起来意为自己非常珍惜。
- 整体含义: 字面意思是自家的破扫帚也当作宝贝一样珍惜。引申为对自己的东西(即使是粗劣的、有缺点的)或自己的作品(即使水平不高)也看得非常宝贵,十分珍视。它常带有一种自谦或自嘲的意味,强调个人情感上的珍重。
-
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等编撰的《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后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中记载了汉光武帝刘秀的诏书:“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诏书中的“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思是:自己家里的破扫帚,也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对自己的东西极为珍视)。刘秀用此批评将领吴汉的副将刘禹在攻占成都后纵兵烧杀抢掠的行为,指出即使是破扫帚,主人也会珍视,何况是百姓的生命财产。这个典故清晰地体现了成语的比喻义和情感色彩。
-
文化内涵与用法:
- 体现了珍惜所有、不轻易舍弃的传统观念,尤其在物质匮乏时代,这是一种生活智慧。
- 常用于自谦,表示珍视自己的作品或成果,即使知道其水平有限或有不足之处。例如:“这篇文章写得一般,但敝帚自珍,还是想分享给大家看看。”
- 也用于劝慰他人,表示理解对方珍视自己东西的心情。例如:“虽然这旧玩具坏了,但孩子敝帚自珍,舍不得扔,就让他留着吧。”
- 有时也带有一点自嘲的意味。
-
常见误写与辨析:
- 误写: 常被误写为“敝帚自珍”(“敝”比“弊”更常用)或“弊帚自珍”。两者在含义上基本一致,“敝”更侧重破旧,“弊”更侧重破败、损坏。现代汉语中“敝帚自珍”更为通行。
- 辨析: 与“敝帚千金”意思完全相同,可以互换使用。
参考来源:
- 成语释义主要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以及《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精神 。
- 典故出处参考《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中华书局点校本)及权威文史工具书。
- 文化内涵分析参考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中的相关用法实例及语言学论文 。
网络扩展解释
“弊帚自珍”是一个汉语成语,也写作“敝帚自珍”,两种写法均存在,但“敝帚自珍”更为常见且规范。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比喻对自己的东西(即使破旧或价值不高)非常珍惜,强调主观情感上的重视。例如:
- 王老师的手稿虽不完美,但他仍“敝帚自珍”;
- 画家保留自己的早期作品,认为“笔法幼稚,但敝帚自珍”。
二、字词解析
- 弊帚/敝帚:破旧的扫帚,代指低价值或存在缺陷的事物。
- 自珍:自己珍惜,体现主观情感。
三、出处与演变
- 早期来源:汉代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提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
- 定型化用:宋代陆游《秋思》诗句“弊帚虽微亦自珍”使这一表达广为流传。
四、用法与语境
- 语法结构:主谓式,可作谓语、定语、状语(例:“她过分弊帚自珍”)。
- 延伸含义:除指物品外,也可形容人对自身缺点或问题的过度维护(如“不愿接受他人批评”)。
五、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敝帚千金、爱惜羽毛。
- 反义词:视如敝屣、弃若敝屣。
六、注意事项
需区分该成语与盲目自大的区别:“自珍”是情感层面的珍视,而非对事物价值的错误判断。例如,提到“团体对内部问题不愿公开”属于不合理的使用场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汉典或陆游诗作。
别人正在浏览...
保定倍招璧池不识面逞忿创稾单幺底孔丁内艰多嘴多舌二朋风喻分画攻夺共管灌汲欢悦胡簏矫失嘉言善行激楚结痂讥防警枕泾浊渭清锦卷迥特纠奏麂鞾军刑来喻喇嘴梁鷰吏干陵节溜跶芦粟卖休美好梅花笛没天理钱湖起限缞帻霜害淑离素采随方逐圆岁仗桃簟韬声匿迹天禀天蛾同敝相济桐膏惟谨无资格遐表香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