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夺的意思、攻夺的详细解释
攻夺的解释
攻取。《荀子·议兵》:“所行,攻夺变诈也。” 宋 苏辙 《民政策》下之五:“而一旦欲有所攻夺掩袭,则独发内郡之卒,使二者各思致其勇力以报其上。”《明史·吴良传》:“ 张士诚 兵据 秦望山 , 良 攻夺之,遂克 江阴 。”
词语分解
- 攻的解释 攻 ō 打击,与“守”相对: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 指责,驳斥:攻难(刵 )。群起而攻之。 治病:以毒攻毒。 致力学习或研究:攻读。攻书。专攻医学。 守防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
- 夺的解释 夺 (奪) ó 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僴 )词夺理。 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刵 )。 冲开:夺门而出。 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晃动:光彩
网络扩展解释
“攻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通过攻击手段夺取,多用于军事或竞争场景。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攻取:指通过武力或策略攻击并占领目标,如城池、据点等。该词强调主动出击和夺取的过程。
2.历史文献出处
- 《荀子·议兵》:“所行,攻夺变诈也。” 此处指战争中通过谋略和武力夺取胜利。
- 《明史·吴良传》:“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 描述明代将领吴良攻占敌方据点的史实。
3.用法与示例
- 军事场景:如“攻夺龟山镇”“攻占江阴”,体现对战略要地的争夺。
- 抽象引申:现代语境中可比喻竞争中的激烈争夺,如“攻夺市场”“攻夺话语权”。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攻占、夺取、攻克。
- 反义词:防守、退守、失守。
5.权威性说明
-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均有收录,释义稳定,属于规范用词。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或历史案例,可参考《荀子》《明史》等原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攻夺的意思
攻夺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用武力或策略去夺取或占领某一目标或地方。
部首和笔画
攻字的部首是攵(shū zhǒu),总笔画数为7画。
来源
攻的本义是从上往下用暴力打击,后来引申为动词,表示进攻、夺取等。
繁体字
攻的繁体字为「攻」。
古时候汉字写法
攻的古代汉字写法有些不同,有时写作「工」或「功」,但意思相同。
例句
1. 部队发动猛烈攻夺,成功占领了敌方阵地。
2. 这位运动员凭借出色的技术攻夺了金牌。
组词
进攻、攻击、攻心、攻坚、夺取、夺宝、夺目、抢夺、夺回
近义词
进攻、进取、夺取、抢夺、攻击、攻占、攻破
反义词
防守、守卫、保护、守护、防扬、守株待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