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明言切谏。《新唐书·李乂传》:“ 开元 初, 姚崇 为紫微令,荐为侍郎,外託引重,实去其纠驳权,畏 乂 明切也。”
(2).明白而深切。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论语》一书,讲论义理,非不明切,而未尝絶人仕进之心。”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外国风俗》:“其论 金 时之弊,至为明切。”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二:“社会现象,仍仍相因,层层衔接,不与我们一明切的对象。”
“明切”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指直言不讳地劝谏,常用于古代臣子对君主的进言。例如:
形容表达清晰且情感或含义深刻。例如: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文献和现代用法,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新唐书》等原始文献,或查字典类工具书。
《明切》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明亮、清楚、明确”。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特点或指代某种状态。
《明切》的拆分部首是“日”,它属于八部首之一。它的笔画数是六画。
《明切》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经过演变和扩展被赋予了现今的含义。
《明切》的繁体字是「明切」,保留了原有的部首和结构。
在古时候,写作《明切》的汉字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然而,具体的古代写法在文献中并未提及。
1. 他的解释非常明切,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2. 她的建议十分明切,大家听了都纷纷表示赞同。
明白、明朗、明了、明晰、明亮
清晰、明确、明了、明朗
含糊、模糊、暗淡、不清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