珪瓒的意思、珪瓒的详细解释
珪瓒的解释
玉柄的酒器。《逸周书·王会》:“ 祝淮氏 荣氏 次之,珪瓚次之,皆西面。” 朱右曾 校释:“瓚,盛鬯酒之器,以珪为柄。”《史记·晋世家》:“太子使 王子虎 命 晋侯 为伯,赐……秬鬯一卣,珪瓚。” 裴駰 集解引 贾逵 曰:“诸侯赐珪瓚,然后为鬯。” 唐 王季友 《玉壶冰》诗:“正值求珪瓚,提携共饮冰。”
词语分解
- 珪的解释 珪 ī 同“圭”①。 笔画数:; 部首:王; 笔顺编号:
- 瓒的解释 瓒 (瓚) à 古代祭祀用的一种像勺子的玉器。 笔画数:; 部首:王;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珪瓒(guī zà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特指古代祭祀或宴飨时使用的一种重要礼器。其具体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
词义构成与核心指代
- 珪 (guī): 同“圭”,指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朝聘、祭祀等隆重仪式时所执的玉制礼器,上尖下方,象征身份、权力与信诺。
- 瓒 (zàn): 指一种用玉作柄或装饰的勺子,专门用于舀取、灌注鬯酒(一种用黑黍和郁金香草酿制的香酒,用于祭祀)。
- 珪瓒: 合称即指以圭为柄(或以圭装饰柄部)的玉勺。它是古代贵族,尤其是天子、诸侯在重大祭祀礼仪中用以舀取、浇灌鬯酒(灌地以降神)的专用器具,是礼制与身份的象征。
-
用途与礼仪地位
珪瓒主要用于“祼礼”(guàn lǐ),即祭祀时以香酒浇灌于地以降神的仪式。
- 《周礼·春官·典瑞》记载:“祼圭有瓒,以肆先王,以祼宾客。” 郑玄注:“瓒如盘,其柄用圭。” 这明确指出圭瓒是祼圭(用于祼礼的圭)的配套器具,其柄为圭形,用于祭祀先王和宴飨宾客时行祼礼。
- 《诗经·大雅·江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 描述了周王赏赐有功诸侯圭瓒和秬鬯酒,体现了圭瓒作为天子恩赐的重器,象征着极高的荣誉和权力。
- 其使用等级森严,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材质(如天子用玉瓒,诸侯用金瓒等),是周代礼乐制度中“器以藏礼”的典型体现。
-
历史与文化象征
珪瓒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王权、神权、宗法等级制度的物质载体。
- 它直接参与沟通天人的祭祀活动,具有神圣性。
- 作为天子赏赐之物(如《江汉》篇),它是分封制下君臣关系、权力合法性的重要信物。
- 其精美的玉质和特定的形制,也代表了古代玉器工艺的高超水平和礼器制作的规范。
“珪瓒”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是指一种以圭为柄的玉勺,为古代天子、诸侯行祼礼(灌祭)时舀取鬯酒所用的礼器。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尊贵的身份等级,并承载着沟通神灵、维系宗法秩序的重要功能,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的关键器物之一。
参考资料:
- 《说文解字》 (汉·许慎撰): 对“圭”、“瓒”字的本义解释。可参考权威在线版本如 汉典网 或 中华典藏 的相关条目。
- 《周礼注疏》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对“祼圭有瓒”及相关礼制的详细注解。可查阅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或 国学大师网 收录的版本。
- 《毛诗正义》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 对《诗经·大雅·江汉》“釐尔圭瓒”句的阐释。同样可于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或 国学网 查找。
- 《汉语大词典》: 对“圭瓒”词条的综合性释义。大型图书馆或专业数据库(如知网、万方)可查阅电子版或纸质版。
网络扩展解释
“珪瓒”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珪瓒”指一种玉柄的酒器,主要用于祭祀或重要礼仪场合。其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 “珪”(guī):古代玉制礼器,象征身份或权力;
- “瓒”(zàn):祭祀时盛香酒(秬鬯)的器具。
2.历史文献引证
- 《逸周书·王会》记载:“珪瓒次之,皆西面。” 朱右曾校释:“瓒,盛鬯酒之器,以珪为柄。”
- 《史记·晋世家》提到周王赐晋侯“秬鬯一卣,珪瓒”,裴駰注:“诸侯赐珪瓚,然后为鬯(香酒)。”
3.用途与文化意义
珪瓒是古代礼制中的重要器物:
- 用于祭祀时舀取香酒(秬鬯),象征对神灵的敬奉;
- 作为赏赐品,体现君主对诸侯的信任与封赏。
4.读音争议
部分资料(如、3)标注拼音为“yuè zàn”,但更多权威来源(如、4、5、6)显示正确读音为“guī zàn”,可能与字形或历史注音差异有关,建议以“guī zàn”为准。
5.相关词汇
与“珪”相关的成语如“析珪判野”“秋月如珪”等,均与玉器的象征意义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形制或考古实例,可参考《周礼》或青铜器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糵旁午柸筊卞庄鼻子头不须鞭蚕豆辰堠赤疫充好触目惊心戴丘丹禁大昭短榻犯滥铺摸岗峦感致櫜弓卧鼓官纲官媒含垢纳汙侯氏驩宴回落火礮加官进禄夹脑睑下垂诘斥经常九解朘损秬黍括耳两邻连黏联营蛮瘴猫道谬采虚声能政驽朽偏宕入入贴贴示梦手题吮吸思贤如渴素章台坊摊档铁岭倜倜头讫晩市顽俗无夫家吴关小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