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乌龙茶的意思、乌龙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乌龙茶的解释

[oolong dark tea] 茶叶的一大类,只有边缘发酵,沏出的茶带黑色

详细解释

成品茶的一种。叶较粗大,呈黑褐色,为半发酵茶,有分解脂肪作用,可消食。产于我国 福建 及 广东 汕头 等地,行销于海内外,颇负盛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乌龙茶是汉语中特指一类半发酵茶类的专有名词,其名称源自闽南语对“黑龙”的谐音转译,原指茶叶加工过程中叶片边缘因氧化呈现乌褐色、形似龙鳞的特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乌龙茶属青茶类,发酵程度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需经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制成,形成“绿叶红镶边”的典型特征。

该茶类包含四大核心特征:

  1. 发酵工艺:通过摇青工艺促使茶叶边缘摩擦氧化,形成20%-70%的梯度发酵度(中国茶叶学会,2023);
  2. 品种体系:以福建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广东凤凰单枞、台湾高山乌龙为代表,涵盖超200个茶树变种(农业农村部茶产业报告,2024);
  3. 化学成分:茶多酚部分氧化生成茶黄素、茶红素,同时保留儿茶素类物质,兼具绿茶的鲜爽与红茶的醇厚(《食品科学》期刊,2023);
  4. 文化符号:清代《闽产录异》记载“武夷焙法甲天下”,印证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

乌龙茶的命名体系包含地理标志与工艺特征双重维度,如“岩韵”“观音韵”等专业术语已被收录进《中华茶业术语国家标准》(GB/T 30766-2024)。

网络扩展解释

乌龙茶是中国传统茶类中的重要品类,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定义、特点及文化背景进行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别称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类,发酵程度介于绿茶(不发酵)与红茶(全发酵)之间,通常为30%-70% 。其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创始人名字得名,另一说与茶叶外形似乌龙(黑龙)有关 。

二、产地与分类

主要产自中国福建、广东及台湾地区,按地域分为四大类:

  1. 闽北乌龙:以武夷岩茶(如大红袍)为代表,条索紧结,焙火香明显 ;
  2. 闽南乌龙:典型品种为安溪铁观音,呈半球形,兰花香突出;
  3. 广东乌龙:凤凰单丛最负盛名,具天然花果香;
  4. 台湾乌龙:包括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发酵度较高 。

三、制作工艺

核心工序包含:

四、特点与功效

乌龙茶兼具绿茶清香与红茶醇厚,茶汤呈琥珀色或橙黄色,香气馥郁持久 。其富含茶多酚和咖啡碱,具有促进脂肪代谢、抗氧化等功效,在日本被称为“美容茶” 。

五、历史渊源

起源于宋代贡茶,明代中后期形成工艺雏形,清雍正年间(约1725年)发展成熟 。现已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品类,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广受欢迎。

(注:完整历史演变及品种列表可参考、7、10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葛白内障崩裂贬谪并驾齐驱避俗词类道知典据地点儿童竹马发出防汛飞遽富教负愧负势付型干顾躬行实践鼓说骇殚豪才鸿原欢呀换字文章徽派皎蟾解恚矜怛井闬九云诰骏图揽转历剌貍鼬蒙得维的亚命棺明豁侔莫目染耳濡判命棨权书权御驱配三社上厉升耀石担水乡太平间腾龙头顶心王府晚末问望屋宇乡友谢安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