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昧冒的意思、昧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昧冒的解释

(1).贪图。 汉 王符 《潜夫论·断讼》:“昧冒前利,不顾廉耻。” 汪继培 笺:“昧冒,犹冒没也。”

(2).犹冒昧;冒犯。《晋书·卞壸传》:“於公无效如彼,私情艰苦如此,实无情颜,昧冒荣进。”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之五:“谨昧冒万死,伏请復上尊号如前。” 宋 曾巩 《乞赐<唐六典>状》:“不可以衰退駑钝,怠惰苟止,故敢昧冒以请。” 宋 王安石 《改撰<诗义序>札子》:“昧冒天明,臣无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昧冒"的汉语词典释义

"昧冒"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主要见于古代文献及其训诂研究。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核心意义与"贪图"、"冒犯"、"蒙昧"相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和古籍注疏的详细解释:

  1. 贪图、贪求

    • 释义: 指贪图利益、不知满足地追求。
    • 出处与例证: 此义项主要源自对《尚书·周书·泰誓中》"沈湎冒色"一句中"冒"字的训释。清代学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引王念孙的观点,认为此处的"冒"当读为"媢"(mào),意为"贪"。

      "沈湎冒色"者,沈湎,溺于酒也;冒,贪也;色,女色也。言纣沈溺于酒,贪婪于色也。

    • 关联: 因此,"昧冒"(或单用"冒"在此语境下)可理解为"贪婪"、"贪求"。古注常将"昧"与"冒"连用或互训以强调贪欲。《汉语大词典》在"冒"字条下收录此义项,并引《泰誓》及王念孙说为证。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经义述闻》(清·王引之)。
  2. 冒犯、抵触

    • 释义: 指冲撞、触犯(礼法、尊长等)。
    • 出处与例证: 此义项源于"冒"字的本义之一。"冒"有"顶着"、"不顾"之意,引申为"冒犯"。"昧"在此可能含有"不明事理"、"糊涂"的意味,与"冒"结合强调因蒙昧无知或胆大妄为而触犯。
    • 关联: 虽不如"贪求"义项在经典训诂中那样有明确对应的古注直接解释"昧冒",但根据"昧"与"冒"各自的常用义及其复合构词法,此解在理解某些古籍文句时是合理的。《汉语大字典》在"冒"字条下收有"冒犯"义项。来源参考:《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
  3. 蒙昧、昏聩

    • 释义: 指头脑糊涂,不明事理;或指社会黑暗混乱。
    • 出处与例证: "昧"字本身即有"昏暗"、"愚昧"、"无知"的核心含义。"冒"在此语境下可能起强调或同义复合的作用,或为通假(如通"瞀”,亦指目不明、昏乱)。整个词形容心智或环境的昏暗不明。
    • 关联: 此解更多是基于"昧"字主导意义的理解。在分析如"世道昧冒"等表述时适用。来源参考:《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中关于"昧"字的训释。

总结与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昧冒”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其含义根据上下文可分为两个主要义项,具体解释如下:

  1. 贪图、贪求
    该义项最早见于汉代王符的《潜夫论·断讼》:“昧冒前利,不顾廉耻。” 这里的“昧冒”指对利益的贪婪追求,带有贬义色彩。现代汉语中此用法已罕见。

  2. 冒昧、冒犯
    多用于古代臣子向君主进言时的自谦用语,如:

    • 《晋书·卞壸传》:“实无情颜,昧冒荣进”,表达冒昧接受晋升的谦卑态度;
    • 柳宗元《请复尊号表》:“谨昧冒万死,伏请...”,体现臣子冒死进谏的谦辞。

构词解析
由“昧”(糊涂/冒犯)与“冒”(鲁莽/冲撞)组成,二字叠加强化了“不顾礼节”的语义。该词多见于汉唐文献,现代汉语中已被“冒昧”“冒犯”等词替代。建议阅读《潜夫论》等原典,可更深入理解其历史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百日咳襃侈并卷避堂不夺农时长才广度长江三日巉崱惩警搊扇揣摹到盆钱德几调阵多哇風馳草靡风阵复学干掉归橐过刀鹤势螂形黄大狐骚臭件把家丘吉佃王急澜经台棘鍼科俊厨具全款式连茹燎荒憭解丽龟领讲柳公权轮箱马鞭挠挑弄瓦掿沙贫不学俭扑粉漆静齐眉清秀耆婆胠笈戎统撒旦深迂橓华宿猪无悖巫婆小有天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