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惩警的意思、惩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惩警的解释

亦作“ 惩儆 ”。1.儆戒,鉴戒。《晋书·王恭传》:“﹝ 庾楷 ﹞遣子 鸿 説 恭 曰:‘ 尚之 兄弟,专弄相权,欲假朝威贬削方镇,惩警前事,势转难测。及其议未成,宜早图之。’”

(2).惩罚之以示警戒。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部议所云……不能拔其传教之根株,而但举此曖昧无凭之端,以示惩警。” 曹亚伯 《黄花岗之役》:“亟宜查照报律,永远停版,以示惩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请我皇上乾刚独断,从重治罪,庶几可以肃纪律而示惩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惩警(chénɡ jǐnɡ)是汉语中一个具有警示与惩戒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在于通过惩罚达到警戒、告诫的目的。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对其释义、用法及来源进行详细解析:


一、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为“惩罚以示警戒”,强调通过惩戒手段使人警醒,防止再犯。该词常用于法律、纪律等严肃语境,体现“惩前毖后”的教化功能。

    来源: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释义为“通过惩罚来警戒”,突出“惩”与“警”的因果关系,即惩罚是手段,警戒是目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二、单字解析


三、用法与语境

  1. 法律与纪律领域

    如:“对违规行为予以惩警,以儆效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释义)

  2. 文学与历史文本

    古典文献中常见类似表述,如《明史·刑法志》:“惩警奸顽,申明宪度。”

  3. 现代规范用法

    需注意与近义词“惩戒”的区分:“惩戒”侧重处罚本身,而“惩警”更强调警示效果。


四、古籍与经典用例


五、语义辨析


六、现代应用场景

在司法文书、纪律条例中,“惩警”仍具生命力,如:“对轻微犯罪者实施惩警性处罚,避免再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汇编)


结论:惩警作为汉语经典复合词,以“惩”达“警”,融合了法律惩戒与社会教化的双重功能。其释义需严格依据权威辞书,并在现代语境中注重语义的精准性。

网络扩展解释

“惩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方向:

一、传统含义(基于古籍及权威来源)

  1. 儆戒、鉴戒
    指通过惩罚某事例达到警示他人的目的。例如《晋书·王恭传》中提到的“惩警前事”,意为以过去的事件为戒,避免重蹈覆辙。

  2. 惩罚以示警戒
    强调通过具体惩罚措施来维护规则或秩序。如清代文献中的“以示惩警”,指通过处罚来警示他人遵守规范。


二、现代特殊用法(需谨慎区分)

部分现代语境下可能被误解为“惩罚警察”,但这种用法缺乏广泛认可,更多是字面拆解的歧义。传统典籍中“惩”与“警”组合时,核心含义始终围绕“警戒”而非特指职业群体。


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书》或《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白麟表用比来絣扒吊拷残醉常均臣属车前八驺冲齧丑座词价寸脉笛律第三繁芿梵墖附羶海参崴好日头何范监检解廌旌忠柯欘阃臣凉幽幽鳞附沦退论赞率臆明辙宁方排拓喷泻贫宅轻生全交群斗人本院人造毛如臯雉三皇沈质事业家霜晨枢掾逃恶天苑调笑涕泠通窍透亮儿帷墙违越无漏子纤鈎小甲小末写副戏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