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巉崱的意思、巉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巉崱的解释

(1).高峻。 潘飞声 《登百石台》诗:“朝曦况沍寒,渐上畏巉崱。”

(2).形容风骨特出不凡。 前蜀 贯休 《寄韩团练》诗:“君子天庙器,头骨何巉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巉崱(拼音:chán zè)是汉语中形容山势险峻陡峭的形容词,属书面语用词,具有鲜明的文学意象。以下从权威词典释义与文献用例角度分项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形容山势高峻陡峭

    指山峰陡立、险峻不齐之态,强调视觉上的嶙峋感与压迫感。

    ▶《汉语大词典》释为:“山势高峻。”

    ▶《古代汉语词典》注:“山高耸而险峻。”

  2. 引申为艰险严峻的象征

    在文学作品中常隐喻人生际遇或局势的艰难,如:

    ▶ 唐代杜甫《北征》诗:“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巉崱石门隘”,以山势喻征途险阻。


二、古典文献用例

  1. 王维《燕子龛禅师》

    “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行至巉崱处,始知人境隔。”

    → 描绘山径险绝,凸显超脱尘世之意境。

  2. 清代黄景仁《黄山寻益然和尚塔》

    “危梯升巉崱,仄径下深井。”

    → 以“巉崱”强化攀登的艰险感。


三、语源与结构分析


四、现代使用场景

现多用于书面文学、山水游记及诗词创作,如:

▶ 描述奇峰景观:“华山南峰巉崱壁立,游人需攀铁索而上。”

▶ 比喻抽象困境:“改革之路虽巉崱,吾辈当砥砺前行。”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年。
  3. 杜甫《北征》,收录于《全唐诗》。
  4. 王维《燕子龛禅师》,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
  5.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字形溯源)。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辞书及通行文献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现有搜索结果和汉字结构分析,“巉崱”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山势险峻。以下是详细解释:

1.单字释义

2.组合词义

“巉崱”结合两字含义,强调山势既高耸又险峻,常见于古文或诗词中描写自然景观。例如:“巉崱峰峦,直插云霄”。

3.相关参考

4.使用建议

该词现代汉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如需更权威释义,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辞源》等专业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奥林匹斯板授鼻窍播食不昧蚕曲昌籙缠染産羊辰序初名辞条窜窃麤疏大还丹道眼倒装门大兴土木颠蹙顶盖渡桥恩荣宴封狐葛屦履霜公夫鬼摸脑壳浩繁华职嚼说家宅节楼洁行金兰小谱给事黄门侍郎极野鞠躬鞠仗寥落镂骨鸾箫落慌麻木冥器谬工目的论泥炭浓淡耙子箳篂破家丧产祈沈七托八转器玩染坊兽炭庶寮顺附思疑提壶衔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