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的意思、柳公权的详细解释
柳公权的解释
柳公权(778-865) : 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进士,官至太子少师。工楷书,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法骨力劲健,结构紧凑。有碑刻《玄秘塔碑》等存世。
词语分解
- 柳的解释 柳 ǔ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柳条。柳絮。柳暗花明。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笔画数:;
- 公权的解释 .朝廷所赋之权。 唐 雍陶 《罢还边将》诗:“白鬚虏将话边事,自失公权怨语多。”.指公法所赋予的权利,公民权。 ********* 《大总统通令开放蛋户惰民等许其一体享有公权私权事》:“为此特申令示:凡以上所述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对“柳公权”的详细解释:
一、人物简介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他出身官宦世家,其兄柳公绰为唐中期名臣。柳公权历经宪宗至懿宗七朝,官至太子少师(从一品),封河东郡公,世称“柳少师”或“柳河东”。
二、仕途与成就
- 科举入仕:29岁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书法才华被唐穆宗赏识,升任翰林学士,历仕七朝,以太子太保致仕。
- 诤臣风骨:以“心正则笔正”的典故闻名。唐穆宗问其用笔之法,他借机劝谏帝王修身治国,展现刚正不阿的品格。
三、书法地位与特点
- “柳体”开创者:楷书与颜真卿并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合称“楷书四大家”。其书法以“骨力劲健、结构严谨”著称,被誉为“颜筋柳骨”。
- 艺术融合:初学王羲之,后融合欧阳询之方折、颜真卿之浑厚,形成“中宫收紧、四向开张”的独特风格,成为唐代楷书集大成者。
四、代表作品
- 碑刻:《玄秘塔碑》《金刚经刻石》《冯宿碑》等;
- 行草墨迹:《蒙诏帖》《伏审帖》;
- 诗文:《全唐诗》存其诗5首,如《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五、历史评价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代已享誉中外,外邦使节常专程求购。宋代以后,“柳体”成为科举考试“馆阁体”的范本之一,对后世书法教育影响深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生平轶事或作品细节,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书法研究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柳公权的意思
《柳公权》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柳宗元。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公权,号柳江东,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柳宗元在唐代的文坛上有着极高的声望,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柳公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柳公权》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柳和公权。其中,"柳"的部首是木,并且它由8个笔画组成;"公"的部首是八,并且它由4个笔画组成;"权"的部首是木,并且它由9个笔画组成。
柳公权的来源
《柳公权》这个词来源于柳宗元的字号"公权"。在古代,许多文人都以字号来命名或称呼他们,柳宗元也不例外。因而,人们将他称作"柳公权",以示尊敬和纪念。
柳公权的繁体写法
《柳公权》在繁体中的写法是「柳公權」。
柳公权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柳宗元的字号"公权"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为「柳公權」。
柳公权的例句
他的文章中流露出柳公权般的睿智和深思。
柳公权的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公权的组词
柳公权这个词并没有常见的组词,它通常用来指代柳宗元本人。
柳公权的近义词
柳公权的近义词包括柳宗元、柳江东。
柳公权的反义词
柳公权的反义词是非柳公权,即非柳宗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