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猫眼石的意思、猫眼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猫眼石的解释

[cat’s-eye] 常磨成圆形、从内部发出蛋白色的光的宝石(金绿宝石或玉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猫眼石是一种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珍贵宝石,矿物学名称为"金绿宝石"(Chrysoberyl)。其名称源自表面呈现的猫眼状光带现象,即平行排列的丝状包裹体在光线照射下产生一条明亮灵活的游彩光带,形似猫眼瞳孔收缩时的视觉效果。

根据《矿物学大辞典》记载,该宝石的物理特性表现为:莫氏硬度8.5,折射率1.746-1.755,双折射率0.008-0.010。主要致色元素为铁和铬,常见蜜黄、黄绿、褐绿等颜色,其中蜜黄色最为珍贵。《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变种,属高档宝石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宝石鉴定要义》指出猫眼石被视为"驱邪纳福"的灵物,清代《格物镜原》记载其作为二品官员顶戴的装饰宝石。现代宝石学依据国际标准,将具备猫眼效应的其他矿物(如碧玺、石英)与金绿猫眼严格区分,仅后者可直称"猫眼石"。

地质学研究表明,天然猫眼石主要产自斯里兰卡冲积砂矿,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及缅甸抹谷地区也有少量产出。国际珠宝鉴定机构普遍采用放大观察包裹体形态、测试比重和光谱特征等方法鉴别天然与人工合成品。

网络扩展解释

猫眼石是一种稀有且名贵的宝石,其核心特征为“猫眼效应”——即宝石表面呈现一条灵活明亮的光带,类似猫眼瞳孔随光线变化的效果。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命名

  1. 基本概念
    猫眼石专指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化学式:BeAl₂O₄),属斜方晶系。根据国家标准,只有金绿宝石的猫眼才能直接称为“猫眼石”,其他宝石(如海蓝宝石、石英等)需在名称前加矿物名,如“石英猫眼”。

  2. 别名与文化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猫眼石被称为“狮负”“猫睛”等。其光带会随光线强弱变化,古籍描述为“莹莹宛转如猫眼”。

二、物理与光学特性

  1. 物理性质

    • 硬度:8-8.5(仅次于钻石、红蓝宝石)
    • 密度:3.71-3.75 g/cm³
    • 折射率:1.745-1.755
    • 颜色:以蜜黄色最珍贵,次为黄绿、褐黄、灰绿色等。
  2. 猫眼效应成因
    宝石内部含有平行排列的针状包裹体或管状空腔,光线反射后形成明亮光带。优质猫眼石的光带需平直、连续、清晰,且在转动时灵活开合。

三、产地与价值评估

  1. 主要产地
    全球最著名产地为斯里兰卡,巴西等地也有少量产出。

  2. 挑选标准

    • 颜色:蜜黄色最优,褐色最次;
    • 眼线:需平直均匀且不断线;
    • 重量:越大价值越高,直径超5cm的极为罕见。

四、与其他宝石的区分

猫眼石与普通猫眼效应宝石的关键区别在于矿物成分。例如,金绿猫眼的硬度(8.5)显著高于石英猫眼(7),且折射率更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或加工工艺,可参考来源(搜狗百科)和(光学机制详解)。

别人正在浏览...

唵嗒拜龙牌霸陵贬没秉权怅恋戳记导迎大前儿东坡肉逗气夺职二形人峨嶪法要愤争福用高瞩垢敝豪夺巧取河目龟文鸿篇户等奸偷加派介寿迥邃就化谲辞旷亮昆鸡老根人家类禡泪竹吏遯临危致命笼门麻面盲肠那厢平鬲乞食泣啼羣辟刹柱升资沈井伸懒腰伸眉射棚势头食言而肥失业同情心頽玉危视免袒五丑无可言状协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