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谓不务正业,赋闲在家。《羊城晚报》1982.3.24:“旧社会,有些不务正业,蹲在家中百无聊赖, 广州 人称之为‘踎登’……所谓踎登,原来是猫蹲,是用猫蹲地头,似睡非睡、闲打呼噜的形象,来形容颓丧无聊、‘望天打卦’的神态。”
“猫蹲”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来源权威性和使用场景区分:
成语含义(权威性较高)
根据,该词原指人或动物模仿猫的蹲姿,弯腰驼背、姿态低微,多用于形容人的谦恭或恭敬状态。例如在文学描写中,可能用“猫蹲”表现角色低头缩肩的动作。
方言贬义(区域性用法)
多个来源提到,该词在广东等地方言中引申为“不务正业、赋闲在家”,如《羊城晚报》曾用“猫蹲”比喻颓丧无聊的生活状态。这类用法带有负面色彩,需注意使用场合。
字面行为描述
若指猫的实际动作(),则可能表示警惕、观察猎物或准备攻击,例如猫咪压低身体、尾巴贴地的蹲姿。
提示:日常使用建议优先采用成语本义;涉及方言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避免歧义。
猫蹲是指猫儿蹲下或弯曲身体的姿势,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或者事物的低头弯腰的样子。其拆分部首为犭(犬部首)和夂(步部首),总共有10画。
猫蹲一词来源于汉语,属于现代汉语词汇。在繁体中文中,猫蹲的写法为「貓蹲」。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猫蹲的字形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含义并无变化。
以下是一些关于猫蹲的例句:
1. 猫蹲在角落里,看着我。
2. 他猫蹲一下,捡起地上的东西。
3. 她猫蹲着,抱着膝盖,陷入沉思。
1. 猫爪:猫蹲时的爪子。
2. 猫背:猫儿弯曲背脊的姿势。
3. 猫步:猫儿行走时的小步子。
4. 猫头鹰:一种夜间活动的猛禽,头部形状像猫。
1. 弯腰俯身:形容人低头弯腰的姿势。
2. 卧薪尝胆:形容人低头苦干、吃苦耐劳。
3. 屈膝:形容人弯曲膝盖,通常是为了恭敬或示弱。
1. 直立:形容人或物体站立的姿势。
2. 挺胸抬头:形容人昂首挺胸的姿势。
3. 仰首:形容人抬头向上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