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求艾的意思、求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求艾的解释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赵岐 注:“艾可以为灸人病,乾久益善,故以为喻。”后因以“求艾”泛指寻求治病之药。 元 虞集 《端午节诗》:“南村久病思求艾,北客多情问转蓬。”亦比喻探求治国立业之道。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近岁尝见《纪孟》十诗……如:‘争地争城立霸基,焉能一统混华夷;力期行政须求艾,深欲为王愧折枝。’” 清 魏源 《秋夕三章》诗之二:“三年求艾,一月攘鷄,桑榆未晚,尚其企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求艾”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层次解读,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来源与原始含义

该词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这里的“艾”指陈年艾草,古人认为存放三年的艾草(即“三年之艾”)药效最佳,用于灸疗可治重病。孟子以此比喻治国者需提前储备德政,如同治病需备良药。

二、引申含义

  1.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原指治病良药,后扩展为对治国策略、处世之道的探求。例如宋代赵与时的《宾退录》中,将“力期行政须求艾”与治国理念结合。

  2. 请求他人帮助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向他人求助”,这可能是从“寻求良药”进一步泛化而来,强调主动寻求援助的行为。

三、字义解析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论述性文本,表达对根本性解决方案的追求。例如:

提示:若需查阅完整古籍用例或不同词典解释,可参考、3、5的原始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二

求艾(qiú ài)的意思

《求艾》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向他人寻求帮助、援助或支持。这个词常常在口语中使用,有时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追求之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求艾》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Qiu(求)”和“Ai(艾)”。其中,“求”的部首是“人”,“艾”的部首是“艸”。它们的笔画数分别是3画和8画。

来源和繁体

《求艾》一词源于古代的汉语,是一种用于表达寻求帮助的动作,后来发展为一个固定词组。在繁体字中,“求”的写法是“求”,“艾”的写法是“艾”,和简体中的写法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首先“求”字的结构更加简单,写成一个田形,代表一个人在寻求;其次,“艾”字的书写方式也较为简单,由两个横杠和一个立杠组成。

例句

1. 我求艾于你,希望你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

2. 他向老师求艾,想要得到更多的学习资源。

组词

1. 求助:寻求帮助。

2. 求救:寻求援助。

3. 积极求艾: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

近义词

1. 寻求:寻找、追求。

2. 征求:向他人询问意见或答案。

反义词

1. 断舍离:放弃、割舍。

2. 拒绝:不同意、不接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