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如的意思、敦如的详细解释
敦如的解释
厚重貌。 隋 王通 《中说·魏相》:“目,灿如也,澈而不瞬;口,敦如也,閎而不张。”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如的解释 如 ú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到,往:如厕。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奈,怎么
网络扩展解释
“敦如”是一个文言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以下信息进行解析:
一、基本释义
敦如(拼音:dūn rú)意为厚重貌,形容人或事物敦厚、稳重的样子。该词由“敦”和“如”组成:
- 敦:本义为厚道、诚恳(如“敦厚”“敦朴”),亦有督促、诚心诚意等含义。
- 如:此处作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类似“然”(如“突如”“焕如”)。
二、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隋代王通《中说·魏相》:
“目,灿如也,澈而不瞬;口,敦如也,閎而不张。”
(译:目光明亮清澈且坚定,神态庄重而口不妄言。)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中,描述人的神态、气质或物体的厚重感。例如:
- 形容君子端庄持重:“其行敦如,其言谨如。”
- 描述器物古朴厚重:“鼎彝敦如,纹饰苍劲。”
四、补充说明
需注意,“敦”在古汉语中另有读音(duì),指古代盛黍稷的器具,但此义与“敦如”无关。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如这个词是指诚信、忠诚、真诚的意思。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言字部,右边是人字部。这个词源于古代汉字的写法,它在古时候的字形和现在稍有不同,采用的是繁体字形。
在繁体字中,敦如的字形是「惇如」。这个字形比较复杂,包括了许多笔画,其中包括了一些横画、竖画、撇画和捺画。具体的笔画数目我没有记录下来,但你可以通过字典或者在线工具查到详细的笔画数。
敦如这个词的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我没有详细的资料来解释它的历史来源。但从现代来看,敦如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行为的真诚和诚信。
以下是一些例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1.他的朋友们都知道他是一个敦如可信的人。
2.他以敦如的态度对待每个人,所以深受大家喜爱。
敦如可以和一些其他词语组合使用,比如「敦厚」(dūn hòu),意思是诚实而慷慨的。而和「敦厚」相对的词语可以是「虚伪」(xū wěi),意思是假意或假装。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请随时再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