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名。一种有毒植物。又称水莽草。《周礼·秋官·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 郑玄 注:“莽草,药物杀虫者,以熏之则死。”《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 朝歌之山 ……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
莽草是汉语词汇中特指一类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的专有名词,其学名为Illicium lanceolatum,属于八角科植物。该名称最早见于《山海经》,古代文献中记载其叶片形似石楠而气味辛香,故又称“石桂”“红茴香”。现代植物学研究确认,莽草果实与食用八角(Illicium verum)外形相似,但含剧毒成分莽草毒素,误食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因此民间亦称之为“假八角”。
从药用属性分析,《中华本草》记载莽草性味辛温,全株具毒性,传统医学中曾以外用形式治疗皮肤风湿痛症,其挥发油成分对昆虫有驱杀效果,古代用作藏书防蠹、农田杀虫的天然原料。需特别说明的是,莽草已被列入《中国有毒植物名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禁止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在语言学层面,《汉语大词典》指出“莽”字本义为密生的草,引申为粗率、鲁莽之意;“莽草”一词既描述该植物丛生于山野的特性,又暗示其蕴含危险性,词义演变体现了汉语复合词“以形喻性”的造字规律。
莽草是一种具有多重特性的植物,以下为详细解释:
学名与分类
学名为Illicium lanceolatum,属八角科(Illiciaceae),英文名Poisonous Eightangle。
别名与特征
又称水莽草、披针叶茴香、红毒茴等,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树皮灰褐色,叶片互生或簇生,果实9月成熟。
分布与生长环境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多生于阴湿沟谷或沿河混交林中。
毒性
莽草全株有毒,尤其果实毒性强,误食可能引发中毒。
传统应用
其他用途
《山海经》提到可毒鱼,但需注意生态影响。
莽草既是具有毒性的药用植物,也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实用物种,应用时需谨慎其毒性风险。
半真半假贝齿卑疵冰雹鼻窒倒逆盗贼登极點點搠搠地势图都候趸当恶日风移俗改副乘噶隆高准格调说格孽过车颢清呵沮和豫鸿渐之仪黄梨还原画熊祸从天上来京县吉月骏骥崆峒子餽边躐席麟瓶陆机莼马纼凝图弄虚头捧读强音清队穷匮求言柔肤弱体骚人墨士煞强如是非施仁布德手艺人率土大将军叔度陂湖素彩陶开绦镟特指通侯頽倚媳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