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渐之仪的意思、鸿渐之仪的详细解释
鸿渐之仪的解释
《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孔颖达 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后以“鸿渐之仪”为对人风采才能的赞词。 明 张居正 《答南列卿陈我度书》:“幸惟俯谅,天衢广阔,鸿渐之仪,岂有量哉。” 明 张居正 《答廉宪王凤洲书》:“惟公以鸿渐之仪,困於燕雀。”
词语分解
- 鸿渐的解释 .《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 ,鸿渐于木”,“九五,鸿渐于陵”。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 晋 潘岳 《西征赋》:“振鷺于飞,鳬跃鸿渐,乘云頡頏
- 仪的解释 仪 (儀) í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礼物:贺仪。谢仪。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
网络扩展解释
“鸿渐之仪”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óng jiàn zhī yí,属于中性词,常用于书面表达。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释义:指对他人风采、才能的赞美之词。
- 结构:偏正式成语,一般作宾语使用。
2. 分字解析
- 鸿渐:源自《周易》,指鸿雁(大雁)从低处逐渐飞向高处,象征循序渐进、德行高尚。
-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的”。
- 仪:本义为礼节、仪态,引申为典范或值得效法的仪表。
3. 出处与典故
- 出处:《周易·渐》中记载:“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意为:鸿雁飞至高平之地,其羽毛可作为仪饰,象征吉祥。古人以此比喻贤者德行高洁,可为表率。
4. 用法与例句
- 用法: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表达对他人才能、气度的赞美。
- 例句:
- 明代张居正曾用此词:“天衢广阔,鸿渐之仪,岂有量哉。”
- 现代可用于描述杰出人物,如:“这位学者的鸿渐之仪,令人敬仰。”
5. 相关扩展
- 近义词:德才兼备、高山景行(需结合语境使用)。
- 反义词:德薄才疏(非直接对应,需谨慎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周易》原文或历史用例,中的典籍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鸿渐之仪
「鸿渐之仪」是一个成词,这个词由「鸿渐」和「之仪」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鸿」是一个部首,意为鸟类。在常用的繁体字中,「鸿」的部首是「隹」,拼音是「hóng」,有13个笔画。
「渐」是一个部首,意为水。在常用的繁体字中,「渐」的部首是「氵」,拼音是「jiàn」,有12个笔画。
「仪」是一个部首,意为礼仪。在常用的繁体字中,「仪」的部首是「人」,拼音是「yí」,有5个笔画。
来源
「鸿渐之仪」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在小说中,鸿渐是一个门神,他拥有修炼的仪式和独特的礼仪。
繁体
「鸿渐之仪」的繁体写法为「鴻漸之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鸿渐之仪」在古代的写法可能是「鸿漸之儀」。
例句
最后,明鸿渐在家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鸿渐之仪」,以庆祝他的晋升。
组词
鸿渐、仪式、礼仪、修炼、庆祝、晋升。
近义词
礼节、典范、模范、范例、规范。
反义词
失礼、不规范、不合仪式、违背惯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