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都候的意思、都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都候的解释

古代主行夜巡逻的卫士官。《后汉书·百官志二》:“左右都候各一人。” 刘昭 注:“《周礼》司寤氏有夜士, 干宝 注曰:‘今都候之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都候"是古代官职名称,其核心含义指都城警卫官。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百官志》,东汉时期属卫尉统辖,设左、右都候各一人,秩级为六百石,主要职责是"主剑戟士,徼循宫及天子有所收考"(《后汉书·百官志三》),即统领武装卫兵,负责宫禁内外的巡察警戒工作。

从职能演变来看,都候制度可追溯至周代的"司寤氏",历经秦汉发展至东汉定型。据《通典·职官七》记载,该官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沿袭,至隋代改置"候卫",唐代则发展出更完善的十六卫体系。其管辖范围包含宫城周庐宿卫、宫门启闭管理、夜间巡查等具体事务,具有维护都城治安与皇室安全双重职能。

现代辞书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614页,将"都候"释为:"古代主行夜巡逻的武官"。该官职在历史文献中常与"卫尉""执金吾"等禁卫官职并列,《资治通鉴·汉纪四十》胡三省注云:"卫尉掌宫门卫屯兵,而徼巡归都候",清晰界定了其与相关官职的职能分工。

网络扩展解释

“都候”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不同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1. 古代官职含义
    指汉代设置的夜间巡逻官职,隶属于卫尉,负责皇宫安全巡查。该职位的记载可见于《后汉书·百官志二》,刘昭注引《周礼》司寤氏职能类比,主要职责包括维护宫廷秩序和夜间警戒。

  2. 现代引申含义(较少见)
    部分现代资料(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人们共同期待的时刻或机会”,用于形容期盼已久的事件或重要节点。例如:“等待毕业典礼的都候”。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据,可能属于现代语义扩展。

建议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相关章节或权威历史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背脊本委表面张力碧琳笔政不迨参总拆东墙补西墙唱呼阐释称比斥去雏鸽赐板淬镜刁婆底土珥金拖紫风缊副王贡艺画腹槐市悔怅恢彉火引既济灸艾分痛酒酵蹶船开奬开载拷掠连带灵琛流漾龙编鸾缨麦饭石明伦堂默悟牛头不对马面鹏蜩乾豆腐凄唳上指烧焰儿身星侍讲学士室隅手推车算袋天高地远偷金荼酷吴二娘萧疏遐搜写稿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