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deficient] 缺乏;缺少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列子·汤问》
(1).匮乏;贫穷。《庄子·渔父》:“礼乐不节,财用穷匱。”《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政事多谬,黎元穷匱。”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内则府库空虚,外则百姓穷匱。”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出口货惟十之二,入口岁赢二千万,曷怪民财日穷匱。”
(2).指贫困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不分孤寡,不恤穷匱。”
(3).穷尽。《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匱也。”
"穷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财物或资源极度匮乏、枯竭的状态,既可形容物质短缺,也可引申指精神或自然资源的枯竭。以下是详细释义及权威参考:
财物匮乏
指经济上的极度贫困,缺乏生活所需物资。
例:《列子·汤问》:"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此处"穷匮"与"无穷"相对,强调资源不会枯竭)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参考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查询(注:需订阅访问完整内容)
资源枯竭
引申指自然资源、精力或才能的耗尽。
例:"地下水长期超采,导致当地水源穷匮。"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68页。
愚公移山故事中"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一句,以"无穷匮"强调持之以恒的力量,反衬"穷匮"的消极含义。
来源:中华书局《列子集释》,1979年。
现代汉语中,"穷匮"多用于书面语或学术语境,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大词典》,2020年修订版。
词汇 | 侧重方向 | 程度差异 |
---|---|---|
穷匮 | 资源彻底枯竭 | 程度最深 |
匮乏 | 一般性短缺 | 较轻 |
贫乏 | 精神/知识不足 | 不强调物质维度 |
注:以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并溯源经典文献用例。部分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非商业学术平台)查阅原始文本。
“穷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缺乏、贫困
指物质或资源的极度匮乏,如生活必需品短缺。例如《庄子·渔父》提到“财用穷匮”,强调经济资源的不足;《三国志》中“黎元穷匮”则描述百姓因政策失误陷入贫困。
指代贫困的人
在部分语境中,该词可作名词使用,如《左传》中“不恤穷匮”,意为不体恤贫困者。
“穷匮”兼具形容词(贫困)与名词(贫困者)属性,并延伸出“无限延续”的哲学含义。其核心始终围绕“匮乏”展开,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侧重点。
帮子霸图便养波扇钹子采椁吃麻栗子传尸次摆线翠黄大洋董振独创性二皇翻録翻跃膏粱子弟搿伙羹定过台皇翼胡七杂八嗟讶几棐俱那异刊立克荷乐情林虑浆临难如归凛肃六朝文离坐龙荒蛮甸沦荡螺丝卖文没头米南宫諵諵讷讷恼燥凝默俳诙飘霏遣情却霜三大运动善化盛门牲用势力圈势胜实宜税名书役四学士谈屑铁臂委叛销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