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梨。亦指梨的品种之一。《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 三国 魏 傅巽 《七诲》:“ 桓阳 黄梨, 巠山 朱橘。”
(2).即凤梨。也称波罗。 清 褚华 《闽杂记·黄梨》:“黄梨出 泉 、 漳 、 臺湾 等处,形如芋头,大或及斗,其皮如松颗,周围有鳞,食之必去鳞,云有毒也,鳞内有根如针,着肉甚坚,须以快刀周剜方出,味极鲜爽,胜于洋桃,芭蕉果之类。 来子庚 观察言:他果多食皆损人,憔黄梨不然……《臺弯志》又云:‘波罗蜜,天波罗也;黄梨,地波罗也。波罗蜜大於黄梨,形色相似,惟皮光无鳞耳。’”
“黄梨”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且具有丰富的形态特征和营养价值:
梨的品种
黄梨通常指梨属(蔷薇科)的一种水果,又名“黄金梨”。其果实呈圆形或卵形,单果重约150-250克,果皮薄且色泽金黄,果肉洁白细腻,口感脆甜多汁。
古籍《北堂书钞》曾记载“桓阳黄梨”,表明其栽培历史悠久。
凤梨的别称
在部分方言或地区(如福建、台湾),“黄梨”也指凤梨(菠萝),属热带水果,果实表面有鳞状突起,需削皮食用。
形态特征
营养与药用价值
黄梨(黄金梨)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种植;凤梨则主要产于福建、台湾等热带地区。两种水果的称呼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黄梨是指一种水果,也被称为凤梨或菠萝。它外观呈现黄色,形状稍微像梨子但更加圆形,果实带有酸甜的味道,常被用于料理烹饪和制作饮料。
黄梨的拆分部首为⺡(木字旁),总计有10个笔画。
黄梨一词的来源较为复杂。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葡萄牙语“ananas”,随后经过荷兰语、西班牙语等语言传入中国,最后演变成现在的“黄梨”一词。在繁体字中,黄梨可以写作“黃梨”。
在古代,黄梨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可能的写法包括“杜梨”、“黄杜梨”、“梨杜”等。
1. 今天的水果摊上有新鲜的黄梨卖。
2. 我最喜欢的水果就是黄梨,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和黄梨有关的组词有:
1. 黄梨饭
2. 黄梨汁
3. 黄梨酥
黄梨的近义词包括凤梨、菠萝。
黄梨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