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身尊贵。《易·益》“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三国 魏 王弼 注:“得位履尊,为益之主者也。”
"履尊"是由"履"与"尊"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包含双重内涵:
一、字源本义 "履"在《汉语大词典》中具有三重义项:①践踏(《说文解字》足部);②实行(《礼记·表记》);③职位(《诗·周南》郑玄笺)。"尊"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特指:①地位崇高(《孟子·万章下》);②敬称(《战国策·齐策》)。二字组合形成"身居高位而践行职责"的核心语义。
二、语义演变 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呈现动态发展:早期指代帝王登基(《汉书·艺文志》),后扩展至官员就职(《资治通鉴·唐纪》),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形容担当重要职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例如:"履尊枢要,当思社稷之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九)。
三、语用特征 当代使用呈现三个维度:①职位晋升的完成态(如履新就职);②责任承担的进行态(如履职尽责);③身份转换的持续态(如角色适应过程)。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分析,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常与"就位""担纲"等动词形成语义呼应。
四、权威参考
“履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理解:
处身尊贵
指处于尊贵的地位或身份。这一解释源于《易经·益卦》中“得位履尊”的注解,强调人在高位时的状态。
行为准则
指按照自身身份或地位行事,尊重他人权威,恪守本分,避免傲慢越界。常见于职场、社交场合,强调对上级、长辈的礼敬。
“履尊”既可表示客观的尊贵地位,也可作为行为准则,两者均强调身份与责任的匹配性。如需进一步考证古典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易经》及王弼注疏。
爱恡拔擢别产彩旛残酷长世赤柰醇固村沙顶搭子咄咄逼人厄会缝掖风誉干贽挂緑骨朵锅烟槐望讳名火阵迦兰陀郊郭芥拾金柝具明葵藿倾阳老夥计牢忧练帛灵和殿罗罻滤水罗灭失磨鑢鸟道羊肠配飨盆浴飘然钦若侵媟邱螾起影如常桑盖纱帽沙劘身教输粟数往知来鞺鞑探骊珠田坎天容题地推潭仆远委花委化稳步前进卧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