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n] 即刁斗。军用铜器,三足一柄,白天用以烧饭,夜晚用以打更
朔气传金柝。——《乐府诗集·木兰诗》
即刁斗。古代军中夜间报更用器。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金柝夜击,和门昼扃。” 李善 注:“金,谓刁斗也。 衞宏 《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 唐 孙逖 《夜到润州》诗:“城郭传金柝,閭阎闭緑州。” 清 钱谦益 《三良诗·高侍郎平仲》:“金柝不夜击,和门尝昼开。”
“金柝”是古代军队中使用的多功能器具,具有以下核心含义:
1. 基本定义
金柝(jīn tuò)又称“刁斗”,是一种三足一柄的金属制军用器具。白天用作炊具烧饭,夜间则敲击发声以报更巡夜,兼具实用与警戒功能。
2. 结构特点
3. 文学意象
在《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金柝指代夜间打更的声音,通过寒气传递更声的描写,烘托战场肃杀氛围。
其他相关说法
有学者认为“金”与“柝”可拆分理解:“金”指金属刁斗,“柝”指木制梆子(如《阳给事诔》中分述二者),但主流观点仍以整体器具为主。
权威文献佐证
《文选·颜延之》、卫宏《汉旧仪》及唐代孙逖诗中均有金柝的记载,印证其作为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符号。
《金柝》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黄金或金子打造的柱子,通常用于古代建筑中做装饰或用作支撑结构的一部分。
《金柝》的部首是金(金字旁),笔画数为9画。
《金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是由金字和柝字组成的。在繁体字中,金字书写形式保持不变,而柝字书写形式为横针部+示意形,比简体字多了一些笔画。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金字的形状较为接近现代书写形式,符合“上之下,下之上”这一组字的结构规律。而柝字则结合了“亻”部和“土”部的形状,与现代简化字相比较复杂。
1. 他的宫殿中竖立着金柝,显得极其华丽。
2. 这座古老的寺庙保存完好,金柝仍然闪耀着辉煌的光芒。
组词:
- 金饰:黄金打造的首饰。
- 金山:比喻蕴藏着丰富金矿的山脉。
- 金银:黄金和白银,用作一般财富的代称。
近义词:
- 黄金:指金属元素Au,也泛指金子。
- 金子:指黄金,亦可泛指金属。
反义词:
- 铁柝:铁制的柱子或支撑结构。
白参扳龙北斗之尊不龚昌图缠纠抄送乘理诚烈俦与春史大计单复吊葬顿处恶征发逆泛索发始圪垛花林粉阵家把什建筑十书揭谛锦囊籍求咎言慷慨诳眩壼阁连抵其隙灵感梅实民痡配享从汜掐子衾被蜻蛉七夕针权节肉身菩萨入妙始笄食伤试阵属椑硕贤私昵套习踏舞往程危险文成履仙氅献议小亟潇瑟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