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戮余的意思、戮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戮余的解释

谓幸免于刑戮的罪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若弃 书 之力,而思 黶 之罪,臣戮餘也,将归死於 尉氏 ,不敢还矣。” 杨伯峻 注:“逃亡之人幸免于被戮杀,故自云戮餘。” 唐 王维 《门下起赦书表》:“大赦戮餘之罪,益宽流宥之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戮余”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因受刑戮而残存之人”或“罪后余生者”。根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属于偏正结构的复合名词,其中“戮”为动词性语素,表刑罚、诛杀义;“余”为名词性语素,表剩余、残余义,二者组合后特指经历过刑戮后幸存的人。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即有“臣,戮余也”的表述,印证该词在先秦典籍中已用于自指遭受刑罚后的生存状态。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鲜少使用,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法制史或刑狱制度的文献中。在语义演变过程中,“戮余”曾被引申为带有贬义的“罪人之后”或“受刑者亲属”,但此用法缺乏权威典籍支撑,属于后起的非规范词义(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卷)。

从构词法角度分析,“戮余”属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动词+名词”式偏正结构,与“遗民”“残卒”等词具有相似构词逻辑。其词义稳定性较高,自《左传》使用后,历代注疏家均未对该词进行重新训释,可见其语义透明度较强(参考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2005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戮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ù yú,其核心含义指“幸免于刑戮的罪人”,即本应被处决但因某种原因逃脱刑罚的罪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原文为:“臣戮餘也,将归死於尉氏。” 杨伯峻注解称,逃亡之人因未被处决而自称“戮余”。

  2. 构成解析

    • “戮”:本义为杀戮、处决;
    • “余”:指剩余、幸存者。
      合起来表示“刑罚中幸存的罪人”,带有贬义和自谦的语境。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1. 历史文献中的用法

    • 《左传》中,逃亡者自称为“戮余”,表达对自身罪责的承认和侥幸逃脱的处境。
    • 唐代王维《门下起赦书表》中提到“大赦戮餘之罪”,指宽恕本应受刑的罪人。
  2. 现代引申义
    可引申为对“侥幸逃脱惩罚者”的泛指,但需注意其文言色彩,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三、常见误解辨析

部分解释(如)提到“戮余”指“杀死剩下的人”,但这一说法与权威典籍及主流词典定义不符,可能是对字面的误读。正确含义应结合古籍和权威注解,明确为“幸免于刑戮的罪人”。


四、参考来源

以上解释综合参考了汉典、查字典、沪江在线词典等权威来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左传》及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别人正在浏览...

标态避荣驳落谗谄朝起尘俗虫书鸟篆从嫂二妙发虑飞崿風勵風檐寸晷丱女龟契悍战化邓谎説魂色礓砾简认坚韧焦了尾巴梢子焦墨驾坐记怜惊惨精絶紧靠稘月拒人千里诔词旒缀昽咙履虚买犁卖剑门坎能干泥多佛大糯麦批纸尾遣戍蚑蚑取贵屈礼岨深人心不古肉桃子杉刺子事计税负驷騵贴晕頽魄脱坯外拓亡故往彦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