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戮余的意思、戮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戮余的解释

谓幸免于刑戮的罪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若弃 书 之力,而思 黶 之罪,臣戮餘也,将归死於 尉氏 ,不敢还矣。” 杨伯峻 注:“逃亡之人幸免于被戮杀,故自云戮餘。” 唐 王维 《门下起赦书表》:“大赦戮餘之罪,益宽流宥之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戮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ù yú,其核心含义指“幸免于刑戮的罪人”,即本应被处决但因某种原因逃脱刑罚的罪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原文为:“臣戮餘也,将归死於尉氏。” 杨伯峻注解称,逃亡之人因未被处决而自称“戮余”。

  2. 构成解析

    • “戮”:本义为杀戮、处决;
    • “余”:指剩余、幸存者。
      合起来表示“刑罚中幸存的罪人”,带有贬义和自谦的语境。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1. 历史文献中的用法

    • 《左传》中,逃亡者自称为“戮余”,表达对自身罪责的承认和侥幸逃脱的处境。
    • 唐代王维《门下起赦书表》中提到“大赦戮餘之罪”,指宽恕本应受刑的罪人。
  2. 现代引申义
    可引申为对“侥幸逃脱惩罚者”的泛指,但需注意其文言色彩,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三、常见误解辨析

部分解释(如)提到“戮余”指“杀死剩下的人”,但这一说法与权威典籍及主流词典定义不符,可能是对字面的误读。正确含义应结合古籍和权威注解,明确为“幸免于刑戮的罪人”。


四、参考来源

以上解释综合参考了汉典、查字典、沪江在线词典等权威来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左传》及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戮余的意思

《戮余》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杀戮余留下来的人。指在战乱或大规模屠杀后所幸免于难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戮余》的部首为戈,笔画数为15。

来源

《戮余》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典籍和历史文献中。该词汇最早出现在《郭嘉传》中,描写了在乱世中逃过屠杀的人们。

繁体字

《戮余》的繁体字为「戮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戮余」的写法有时会稍有不同。例如,可以用「戮餘」作为替代写法。

例句

1. 在大战之后,这个村庄成为戮余的避难所。

2. 战争结束后,戮余的人们努力重建家园。

组词

1. 捨戮:放弃战斗,停止杀戮。

2. 余生:指幸存下来的时间。

近义词

生还者、幸存者、躲过一劫的人。

反义词

遇难者、罹难者、死者。

别人正在浏览...

昂霄耸壑白布板栗背述编派逼驳不段不顿参榜潮润嗤鼻赤厄冲守传刻鹑衣百结出阵雌霓之诵从子淬刃代管大老子导谀诋严饭匕凡几供御固然闳言崇议花馆会同馆箭箙记谍鸡禍精人框图令则林濠露冕鑢错邈俗嫫姑南甸逆鬼攀鳞袍哥欠账曲沮汝窰三尸神善觉舒翼素几素衣白马题评晚恋污宫衔愤详考闲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