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卤舄的意思、卤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卤舄的解释

盐碱地。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山东 濒海之地,一望滷潟,不可耕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卤舄(lǔ xì)是古汉语中对盐碱地地貌的特定称谓,属于地理学术语。该词由“卤”和“舄”二字构成:

  1. 卤:《说文解字》释为“西方咸地”,指含盐分较高的土壤,具有苦涩、贫瘠的特性。
  2. 舄:古同“潟”,《周礼·地官》注“舄,咸卤之地”,特指沿海因海水浸渍形成的盐渍化土地。

整体释义:卤舄指代含有高浓度盐分的土地,常见于沿海滩涂或内陆干旱地区,其地质特征表现为土壤板结、植被稀疏。这一概念在古代农业文献中常用于描述不宜耕作的贫瘠地域,如《禹贡》记载的“海滨广舄”,即指此类盐碱化区域。

现代地理学研究中,卤舄地貌的形成机制与地下水矿化度、蒸发作用密切相关,相关分析可参考《中国土壤地理》等专业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卤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ǔ xì(拼音),其核心含义为盐碱地。以下是详细解释:


1. 结构与词义


2. 古籍引证

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地部二》中提到:“山东濒海之地,一望滷潟,不可耕种。”
此句描述了山东沿海地区因盐碱化导致土地贫瘠、无法农耕的现象,印证了“卤舄”的实际应用场景。


3. 相关扩展


4. 现代应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地理描述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或地理学相关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迸奔辩説碧蹄不撑达初醮催産存亡安危噉食淡冶钓语断章摘句遏制政策帆力封版干笑棺中悬镜恨色喝欠皇陂黄花酒徽织戒门金黄金屏雀看茶扣帽子两王廉明例封灵雨随车龙君笼总鲁城緑骥缦裆袴扪心模传蔫菸逆祀炮格扑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虔心清谷檾麻倾输清望官孺齿上流山栀设棘摄手摄脚双鸦水隍悚詟素商推舟于陆线路消黎花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