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省察甄别囚人。《魏书·世宗纪》:“慎狱重刑,著於往誥……可依 洛阳 旧图,修 听讼观 ,农隙起功,及冬令就。当与王公卿士亲临録问。”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狱具,朝臣 杜枢 请録问。駮之,特旨不録问。杀 彦泽 ,公议枉之。”
“録问”是汉语古语词汇,现多写作“录问”,指古代司法程序中记录审讯内容或对案件进行复审的环节。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録”通“录”,意为记载、抄写;“问”指审讯查核。该词最早见于宋代司法文献,《宋史·刑法志》载“凡狱具,録问得实,乃议刑”,指案件需经书面记录与复核确认后方可判决。
《辞源》进一步说明,“録问”在元代发展为独立程序,由专职官员对初审结果进行书面审查,如《元典章·刑部》提到“重囚録问过,方许结案”。现代研究中,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指出,此制度体现了古代司法“慎刑”原则,通过书面复核减少冤案。
“録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司法或案件审理的语境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多用于古代司法程序,强调对案件细节的复核和对囚犯的二次审问,以确保判决公正性。
该词现代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相关研究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典》或《魏书》等原始文献。
刨冰迸连鼈闷秉畀炎火驳究车道抽贯贷商大寂掸人洞子东作西成顿利二藏防暴犯证发纵指示丰福讽席公荐公制国恤寒栗栗皓皓喝喽喽哼儿哈儿煎逼疆畔家僮嘉谊就算客火连鬓胡子历阶禄蠹潞佛子率计貉袖赧怍弄笔培堆伾文啓母石气谊相投铨筦荣条乳臭小儿胜践深思熟虑收埋收掩摅发腾云天眼通題目正名推杯雾沉沉黠傲衔恨谢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