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商的意思、贷商的详细解释
贷商的解释
谓向商人借贷。《新唐书·陆贽传》:“请神策军及将家子占而东者追还之,凡京师税间架、榷酒、抽贯、贷商、点召之令,一切停之。”
词语分解
- 贷的解释 贷 (貸) à 借入或借出:贷款。借贷。信贷。 推卸给旁人:责无旁贷。 宽恕,饶恕:严惩不贷。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 商的解释 商 ā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 买卖,生意: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
网络扩展解释
“贷商”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源自历史文献。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贷商(拼音:dài shāng,注音:ㄉㄞˋ ㄕㄤ)指“向商人借贷”。该词由“贷”(借贷)和“商”(商人)组合而成,强调政府或官方与商人之间的借贷关系。
2.历史背景与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新唐书·陆贽传》,原文记载唐德宗时期,陆贽建议废除包括“贷商”在内的一系列苛政,以缓解财政压力。例如:
“凡京师税间架、榷酒、抽贯、贷商、点召之令,一切停之。”
此处“贷商”指唐代官府向商人强制借贷的行为,属于当时财政政策的一部分。
3.单字解析
- 贷:
包含“借入/借出”“宽恕”等义项,此处取“借贷”之意。
- 商:
指“商人”或“商业活动”,而非现代“情商”“智商”中的抽象概念。
4.现代使用
该词属于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或历史讨论中。
5.相关延伸
需注意与“贷款”“商业信贷”等现代金融术语区分。“贷商”特指古代官商之间的借贷关系,带有强制性或政策色彩。
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财政史或《新唐书》相关内容,可查阅古籍原文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贷商》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贷和商。 具体解释如下:
- 贷(dài):表示借贷的意思,通常用于金融或经济方面的背景。贷款、借贷等都是和贷这个词有关的词语。
- 商(shāng):表示商业、商务的意思,通常用于商业领域。商店、商务等都是和商这个词有关的词语。
《贷商》的意思是指金融方面的商业活动,具体是指在金融机构中从事借贷业务的商人或企业。
《贷商》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贷:部首为贝,总笔画为9;
- 商:部首为口,总笔画为5。
《贷商》这个词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记录,但可以推测是在古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在古代汉字中,贷商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整体的意义和现代汉字是相似的。
例如,在繁体字中,《贷商》可能会以更传统的形式书写为《貸商》。
以下是关于《贷商》的例句:
1. 这家银行是一家专门为小微企业提供贷商服务的金融机构。
2. 他是一位有多年经验的贷商,非常擅长处理借贷事务。
一些与《贷商》相关的词语有:
- 组词:贷款、商机、商人、商业;
- 近义词:借贷商、贷款商、借贷者;
- 反义词:贷款者、债务人。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