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皓皓的意思、皓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皓皓的解释

亦作“皜皜”。1.洁白貌;高洁貌。《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皓皓。”《楚辞·渔父》:“寧赴 湘 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宋 沉遘 《代人祭吴春卿文》:“皜皜之质,濯濯之仪。” 清 田茂遇 《贫交行》:“君不见古来英雄不用为佣保,叩角行歌石皓皓。”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诸烈士死义也,皓皓侠骨,使与犯人同葬一处,揆之於理,实不能平。”

(2).光明貌。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明星皓皓,华藻之力也与?” 清 龚自珍 《春日有怀山中桃花因有寄》诗:“山中花开,白日皓皓。明妆子谁?温黁清妙。” 郭沫若 《在鸭绿江中弄舟》诗:“百丈高隄联祖国,秋阳皓皓暴当头。”

(3).盛大貌。《史记·河渠书》:“ 瓠子 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閭殫为 河 !”一本作“ 晧晧 ”。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参旗九旒,从风飘扬。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唐 王建 《凉州行》:“ 凉州 四边沙皓皓, 汉 家无人开旧道。” 唐 许浑 《早发寿安次永寿渡》诗:“树凉风皓皓,滩浅石磷磷。” 郑泽 《杂诗答钝庵》之三:“凭楼望 湘江 ,江波漫皓皓。”

(4).旷达貌;虚旷貌。《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常以皓皓,是以眉寿,是 曾参 之行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西域》:“茫茫乎若行九皐未知所止,皓皓乎若无网罗而渔江海。”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凌虚若有梯,步险如履地,飘飘然顺风而翔,皓皓然随云而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皓皓(hào hào)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形容词,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 洁白明亮貌

    形容物体纯净无瑕、光亮耀眼的状态,多用于描绘自然景物。如《汉语大词典》释义:“洁白貌;光明貌。”经典用例见于《诗经·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皓皓”,以水流映衬石头的洁白光亮。汉代《说文解字》对“皓”的本义解释为“日出貌”,引申指白色光泽。

  2. 盛大广阔貌

    形容气势恢宏或空间辽阔的场景。《楚辞·渔父》以“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喻指高洁品德的崇高境界。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阐释其含“广大”之意,如“皓天”即指苍穹的浩瀚。

  3. 品德高洁的象征

    在文学传统中常借物理之白隐喻精神品格。宋代朱熹《楚辞集注》评点《渔父》时强调,“皓皓”在此语境中特指“清洁之操守”,成为士人精神追求的经典意象。现代汉语保留此用法,如“皓皓之志”形容坚定纯粹的理想。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具生命力,常见于诗文创作与书面语,如“皓皓月光”“皓皓雪原”等表达,延续其描绘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二元特质。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说文解字》(许慎撰,段玉裁注)
  3. 《楚辞集注》(朱熹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皓皓”是一个叠词,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释义

  1. 洁白、高洁

    • 形容事物洁白无瑕或人的品格高尚。
    • 例:《诗经·唐风·扬之水》中“白石皓皓”,形容石头洁白;《楚辞·渔父》中“皓皓之白”,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2. 光明、明亮

    • 指光芒明亮或事物光耀。
    • 例:汉代扬雄《法言·渊骞》中“明星皓皓”,形容星光璀璨;清代龚自珍诗句“白日皓皓”,描绘阳光明媚。
  3. 盛大、广阔

    • 形容气势宏大或场面壮阔。
    • 例:《史记·河渠书》中“皓皓旰旰”,描述洪水泛滥的浩大景象。
  4. 旷达、超脱

    • 指心胸开阔、不拘泥于世俗。
    • 例:《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提到曾参“常以皓皓”,形容其豁达的性情。

二、现代应用

三、相关辨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汉典》《史记》等权威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禀性不好意思不男差池贷款达敬大门头儿丹鸟等第點污法界宗梵表锋车風雷之變恭人关门害灾颔颏红霞米夹磨教读接联搢版惊濑禁罔句胪巨族开关孔跖狂风恶浪棶木两汉理债漏洞论举鸣箫墨惨莫斯科大学赧颜汗下偏恶窍气轻法清洒犬马之疾濡没三舞三仗上半天市鬻死节厮竖逃迸天素通阶僞媮五胜梧鼠之技纤离夏禴歇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