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録問的意思、録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録問的解釋

謂省察甄别囚人。《魏書·世宗紀》:“慎獄重刑,著於往誥……可依 洛陽 舊圖,修 聽訟觀 ,農隙起功,及冬令就。當與王公卿士親臨録問。” 宋 蘇轍 《龍川别志》卷下:“獄具,朝臣 杜樞 請録問。駮之,特旨不録問。殺 彥澤 ,公議枉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録問”是漢語古語詞彙,現多寫作“錄問”,指古代司法程式中記錄審訊内容或對案件進行複審的環節。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録”通“錄”,意為記載、抄寫;“問”指審訊查核。該詞最早見于宋代司法文獻,《宋史·刑法志》載“凡獄具,録問得實,乃議刑”,指案件需經書面記錄與複核确認後方可判決。

《辭源》進一步說明,“録問”在元代發展為獨立程式,由專職官員對初審結果進行書面審查,如《元典章·刑部》提到“重囚録問過,方許結案”。現代研究中,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制史》指出,此制度體現了古代司法“慎刑”原則,通過書面複核減少冤案。

網絡擴展解釋

“録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司法或案件審理的語境中,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基本釋義

曆史用例

  1. 《魏書·世宗紀》記載:“當與王公卿士親臨録問”,指皇帝與官員親自參與囚犯的審查。
  2. 宋代蘇轍《龍川别志》提到“特旨不録問”,說明是否進行“録問”可能受皇權直接幹預。

應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司法程式,強調對案件細節的複核和對囚犯的二次審問,以确保判決公正性。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相關研究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或《魏書》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面子保社巴前算後八音響慘怆毚鼎籌議儲後刍叔粗缯大幹快上耽尚倒箱大清早動畫影片反羽墳燭丐棍褂子鬼參國人诃砭嘿會賤技節節排排雞化九方臯脈氣滿大匿耀貧隘毗舍敲推青桂香親王七死湫居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日久歲深日長似歲榮爵茹魚三晡色變燒餅生煙師大首攝霜柯夙殒鐵釺蛻蟬脫監晚甘侯亡征萬元無可言狀仙竈小奚小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