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方之地;一隅之地。《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张天锡 承祖父之资,藉百年之业,擅命 河 右,叛换偏隅。” 清 曾国藩 《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
(2).指偏僻的地方。 曹亚伯 《保路运动》:“ 四川 僻处偏隅,情形不能外达。”
(3).喻指整体中的一部分,一个方面。 明 王廷相 《石龙集序》:“其为志也,得其偏隅而迷其综括,欲周天下之变难矣。”
“偏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iān yú,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多用于描述地理范围狭小或局部的区域。
强调地理位置偏远、远离中心。
用于抽象语境,表示事物局部的、不全面的特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资治通鉴》或汉典等权威来源。
偏隅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偏向一方,并且处于边缘或角落的位置。它描述了事物或人在空间中相对于中心位置的偏移和边缘化的状态。
偏隅的拆分部首是人,并且它包含了10个笔画。
偏隅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汉字词典《说文解字》中,描述了事物远离中心的位置。它的形字形根据就是人物在左边的形状。
偏隅的繁体字为「偏隅」。
古代汉字中的「偏隅」字通常采用隶书或篆书方块字体书写。隶书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写法,笔画简洁而规整。篆书是古代印章上的字体,形状较为方正,线条刚劲有力。
1. 他常常被人忽视,总是处于偏隅的位置。
2. 这片偏隅的角落充斥着尘埃和寂寞。
3. 在工作中,要避免偏隅思维,要全面考虑问题。
1. 偏隅思维
2. 偏隅观点
3. 偏隅角落
1. 边缘
2. 偏僻
3. 角落
1. 中心
2. 中立
3. 平衡
嗄饭按兵束甲安乐椅安札保塞不稳便操奇计赢促速丹衷恩意发轫蚡息浮糜戤米囤饿杀改弦易调干旱攻虚鬼门关毫厘千里黑古隆冬黉舍虎仆监修监押焦金流石骄陵嘉享劫石金钗十二景色句婴具耳空浅夸世勑勒烂肠凛若秋霜留余地魔棒念家山破逆逜朴金野现象弃背天下切肤之痛骑坐萨尔贡王宫山茄子深宏深坡石髓羹石砚手翰疏凝署尾童谣韡华萎琐五洲相厉翔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