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洛师的意思、洛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洛师的解释

洛京 。师,京师。《书·洛诰》:“予惟乙卯,朝至于 洛师 。” 汉 阮瑀 《吊伯夷文》:“余以王事,遵彼 洛师 。” 唐玄宗 《轩游宫十五夜》诗:“行迈离 秦国 ,巡方赴 洛师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洛师是汉语中对古都洛阳的尊称,源自其作为古代王朝都城的显赫地位与礼制功能,具体释义如下:

一、核心定义

指代洛阳,特指其作为周代东都的历史身份。“洛”即洛阳,“师”取“京师”“都城”之义,强调其政治中枢地位。《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洛师,指洛阳。师,京师。”

二、历史渊源

  1. 周代东都:西周成王时期,周公营建洛邑(今洛阳)作为控制东方的政治中心。《尚书·洛诰》载:“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 此即“洛师”一词最早出处,印证其作为陪都的职能。
  2. 礼制象征:因洛阳符合“天下之中”的地理观念,且建有祭祀天地祖先的明堂、太庙,故被视为礼法典范之都。《史记·周本纪》称:“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

三、别称与延伸

“洛师”常与“西亳”(商代都城)、“神都”(武则天时期)等并称,凸显洛阳在夏商周至隋唐间的都城地位。唐代文献如《全唐诗》中,“洛师”多用于指代东都洛阳,体现文人对古都的崇敬。

四、现代释义

现代汉语中,“洛师”作为历史专名,仍保留于学术研究及文学创作中,用以特指洛阳的古代都城身份。《辞海》(第七版)释义:“洛师,古都洛阳的别称。”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尚书·洛诰》(中华书局,2014年点校本)
  3. 《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2014年点校本)
  4. 《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
  5.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

网络扩展解释

“洛师”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基本词义

“洛师”指洛阳作为京师(即都城)的古称,其中“洛”指洛阳,“师”意为京师。这一解释在多个文献中统一,如《书·洛诰》和唐代诗文均沿用此意。

2.历史出处与用例

3.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洛师”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历史讨论,作为洛阳的古称使用,口语中已不常见。

4.延伸解析

“洛师”是一个承载历史地理信息的古语词,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尚书》《全唐诗》等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边思庇佑超星系团赤蜃崇观重演绸沓吹手倒地鼎鱼犯垒奉令耕牛为主遭鞭杖挂鳞归明鬼笑人孤幼合分鸿鶱凤逝徨徨昏热护塞娇淫祭东诫敕尽数九皐炬火喀喇昆仑山槛穽刻饰粮甖烈焰灵脂留决乱人箩筛母夫人木馒头年数旁引曲证千生万劫乾文车屈光度肉髻山迳深恶痛絶侍祭世室述语松紧带送腊松明炬挑包同俦铜镮忘餐蕰草絻钺陷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