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馒头的意思、木馒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馒头的解释

木莲的别名。 宋 张师正 《倦游杂录·无花果》:“木馒头为无花果,味甘酸,食之发瘴, 岭 南尤多,州郡多取为茶牀高飣,故云公筵多飣木馒头。”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木莲》:“薜荔、木馒头、鬼馒头。 时珍 曰:木莲、馒头,象其实形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馒头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解析:

一、植物学名称 在传统中医药典籍中,"木馒头"指桑科植物薜荔(Ficus pumila)的干燥花序托。这种隐头果实在《本草纲目》中被记载具有药用价值,其形态浑圆似馒头,故得此名。明代李时珍描述其"状如木杓,柄长而中虚",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二、饮食文化符号 部分地方志显示,山西、陕西等地曾用榆树皮混合谷物制作救荒食品,因质地坚硬如木而被称为"木馒头"。《中国民俗大观》记载这种特殊食品在明清灾荒时期的特殊食用方式:需经多次蒸煮软化后才能食用。

三、文学隐喻意象 宋代诗词中常见以"木馒头"喻指徒有其表的事物,如范成大《素羹》诗云:"木馒头里无真味,画饼充饥空自忙",借以讽喻虚有其表的现象。这种用法在《全宋词》中可见十余处,多用于表达对浮华世相的批判。

注:文献来源包括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华书局《本草纲目校注》、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民俗大观》等权威出版物。

网络扩展解释

“木馒头”是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的果实别称,其解释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名称由来与别名 该名称源于其果实形态:未成熟时呈梨形或倒卵形,表面密布绒毛,形似馒头。文献记载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到“象其实形”而得名()。另有凉粉果、鬼馒头、木莲等20余种别名,多与形态或药用特性相关()。

二、植物学特征 作为攀援灌木,其叶两型:不结果枝的叶小而薄,结果枝的叶大而厚,呈卵状心形。果实成熟时顶部有脐状凸起,内部含众多细小瘦果()。

三、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归肾、胃、大肠经,主要功效包括:

  1. 补肾固精:用于肾虚遗精、阳痿
  2. 通经催乳:改善闭经、乳汁不通
  3. 清热利湿:缓解小便淋浊、痔血等症 ()

四、食用与禁忌 果实可制凉粉(故称凉粉果),但孕妇禁用,可能引发流产()。入药多煎汤或制丸散,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需注意:古籍中偶将无花果误称为木馒头(),实为两种不同植物。

别人正在浏览...

阿剌柏实人百中百发不得志超今冠古骋説穿文凿句传心纯懿大概其跌目峒人斗山峨眉山,峨嵋山伏锧告回绠縻鼓震皇基化钱华阳洞火栰艰窘脚上洁介积节金蜼彝纪群之交稽疑稽质浪声浪气烂醉如泥两到磷磷谩与毛烘烘木本植物那摩温拍衮牄牄乞拉朋齐染须种齿濡写塞拉利昂实田税调孙让贪赃坏法弢钤体帖头路外形委貌文债无无厢黄旗享利谢豹花谢室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