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屈光度的意思、屈光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屈光度的解释

[diopter] 透镜对于光线的折射强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屈光度是光学领域中用于定量描述透镜或透镜系统对光线折射能力(或称聚焦能力)的物理量。它既是光学仪器的核心参数,也是眼科医学中衡量视力矫正需求(如近视、远视、散光)的关键指标。

一、核心定义与物理意义

屈光度(Diopter,符号通常为D)定义为透镜焦距的倒数。其计算公式为:

$$ D = frac{1}{f} $$

其中:

这个公式表明:

  1. 焦距越短,屈光度越大:透镜使光线偏折(折射)的能力越强。例如,一个焦距为 0.5 米的凸透镜,其屈光度为 $1 / 0.5 = 2.00 D$;而一个焦距为 0.25 米的凸透镜,屈光度为 $1 / 0.25 = 4.00 D$,后者的聚焦能力更强。
  2. 正负号表示性质:
    • 正屈光度(+D):表示凸透镜(会聚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老花眼)。
    • 负屈光度(-D):表示凹透镜(发散透镜),用于矫正近视眼。

二、在眼科医学中的应用

在视力矫正领域,屈光度直接关联眼镜或隐形眼镜的度数:

三、单位换算与常用表达

四、国家标准依据

屈光度的定义和使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0810.1-2005《眼镜镜片 第1部分:单光和多焦点镜片》 中有明确规定。该标准为眼镜镜片的光学参数(包括顶焦度,即屈光度)提供了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是行业和医疗实践的重要依据。

权威参考来源:

  1. 《眼科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作为医学教育的标准教材,系统阐述了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的原理及屈光度在矫正中的应用。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0810.1-2005: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对眼镜镜片的屈光度(顶焦度)等关键光学参数做出了权威定义和规范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屈光度是衡量光线折射能力的物理单位,主要用于描述眼睛或透镜的屈光特性。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屈光度(Diopter,符号D)是光焦度的单位,定义为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物质后聚焦在1米时的屈光力为1D。其计算公式为: $$ D = frac{1}{f} $$ 其中$f$为焦距(单位:米)。例如,焦距0.5米的透镜屈光度为2D。

二、眼科应用

  1. 屈光状态分类

    • 正常:焦点落在视网膜上(无屈光度)
    • 近视:焦点在视网膜前(负屈光度,如-3.00D)
    • 远视:焦点在视网膜后(正屈光度,如+2.50D)
    • 散光:未形成单一焦点(屈光度含轴向参数)
  2. 影响因素
    包括眼轴长度(过长导致近视)、角膜曲率(异常引起散光)、晶状体调节能力等。

三、实际意义

四、测量方法

通过视网膜检影、电脑验光或综合验光仪检测,需由专业机构完成。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检测流程或个性化配镜建议,可参考来源、2、8等权威医学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暗霭弁目宾饮丛霄粗锦打得好大陆性气候当头炮登封草地下街儿剧蜂生扶危救困扶曳干肃高更共管公群瑰迈含烟画框画中人昏浊夹拜洊迭较驳机化踦闾腈纶金狨开手眍瞜老器历筭隆牡买办资産阶级冒滥木牒鸟衡拚娇妻弟切礉期佺躯命柔彊桑思山高路远上夜煽孽讪谑设意失序授职惟贤飔风讨贼跳剑同舟共命脱白挂緑象刻小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