纶掖的意思、纶掖的详细解释
纶掖的解释
犹纶阁。中书省的别称。中书省为草拟诏令之所, 唐 时称为右掖。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纶掖清光注,鑾坡茂渥霑。”
词语分解
- 纶的解释 纶 (綸) ú 钓鱼用的线:垂纶。 古代官吏系印用的青丝带。 现用作某些合成纤维的名称:锦纶。涤纶。 纶 (綸) ā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綸)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掖的解释 掖 è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扶掖。 扶持别人:掖护。奖掖。 古同“腋”,旁边。 . 掖 ē 把东西塞在衣袋或夹缝里:腰里掖着 * 。 .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纶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和文献用例进行辨析:
-
中书省别称(主流含义)
该词主要用于唐代,指代中书省,即负责起草诏令的中央机构。因中书省位于宫廷右侧(右掖),故称“纶掖”。“纶”指代诏书(如“丝纶”喻帝王诏令),“掖”即宫廷侧门,合称突显其职能地位。
例如:宋代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中的“纶掖清光注”即指中书省官员的职责。
-
形容仪态庄重(较少见)
极少数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形容词,形容人衣着整洁、举止端庄,源自“纶”(丝织品)和“掖”(衣袖)的服饰文化。但此用法缺乏古籍用例支持,可能为现代误读或引申。
建议注意:在阅读古文时,“纶掖”通常指中书省,如《汉语大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均采用此释义;若现代语境中出现形容仪态的用法,需结合具体文本进一步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纶掖》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人们在穿着衣物时,使用纶线或丝绳将衣物的肩部和袖口扎成结,以便将衣物固定在身体上。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纶(纟,10画):表示丝绳、纱线。
- 掖(扌,14画):表示手,表示扶持。
来源:《纶掖》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来源于《诗经·大雅·羔裘》:“挽弓矢于县庭,为纶巾于岐阳。”这里的“为纶巾”实际上指的就是将巾帽扎结。
繁体字:纶掖
古时候汉字写法:无明显的变化。
例句:
- 他穿着一袭华丽的长袍,纶掖精美,十分考究。
组词:以《纶掖》为词根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如纶巾、纶绮、掖崇、掖邦等。
近义词:扣扳、按缝、培扣等。
反义词:松散、蓄泻、解缚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