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的角质酒器。亦泛指大酒杯。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 蘄王 每与军官饮,用巨觥,无算,不设果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既而女适得‘酒人’, 丁 以巨觥引满促釂。”
(2).引申指大杯的酒。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 李 坚质之,仍胁以巨觥,曰:‘无説,则沃之。’”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人饮》诗:“子如夸 狄 强,应举巨觥罚。”
“巨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字面解释
“巨”意为“大”,“觥”指古代用兽角制成的酒器,后泛指酒杯。因此“巨觥”字面指大型的角质酒器,也引申为容量较大的酒杯。
引申义
在语境中常代指盛满酒的大杯,例如“饮尽巨觥”即喝光一大杯酒。
古代文献中的用例
文化象征
巨觥常用于文学作品中,象征宴饮的隆重或情感的深厚,例如祝酒、庆贺等场合。
“巨觥”既是古代酒器的具体名称,也承载了豪饮、欢聚的文化意象。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聊斋志异》相关注释。
巨觥(jù gōng)是一个汉字词语,包含“巨”和“觥”两个字。它的拆分部首是巳和觜,拼音分别是jǔ和gōng。
“巨觥”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硜硜》。在古代,觥指的是大酒器,多用来盛放酒水。而巨则表示规模庞大、巨大。
巨觥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巨觥」,即开头的「口」形写作「」。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今有所不同。觥字在古代的写法是「觵」,其左边是象征酒的酉旁,右边是象征触摸的首旁,表示盛装酒水并以手触摸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使用巨觥的例句:
1. 北风趋,春日暖,巨觥生辉,人欢饮酒。
2. 他手持巨觥,向众人敬酒。
3. 宴席上摆满了巨觥,周围是欢声笑语。
组词:巨大、巨人、觥筹交错、巨麦。
近义词:大觥、豪饮、巨瓮。
反义词:小觥、微量、细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