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鲁道的意思、鲁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鲁道的解释

(1). 鲁国 境内的道路。《诗·齐风·南山》:“ 鲁 道有荡, 齐 子由归。” 孔颖达 疏:“言 鲁 之道路有荡然而平易, 齐 子 文姜 从此道而归於 鲁 。” 高亨 注:“ 鲁 道,往 鲁国 去的大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 汶水 又南逕 鉅平县 故城东,而西南流,城东有 鲁 道,《诗》所谓‘ 鲁 道有荡, 齐 子由归’者也。” 清 钱谦益 《曲阜道中》诗:“日落郊坰瞻 鲁 道,霜清场圃绘 豳 风。”

(2). 鲁国 的治国之道。《史记·鲁周公世家论》:“余闻 孔子 称曰‘甚矣 鲁 道之衰也! 洙 泗 之閒齗齗如也’。观 庆父 及 叔牙 、 閔公 之际,何其乱也?” 章炳麟 《游仙与黄侃联句》:“羵羊出深井, 鲁 道棼难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鲁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属于复合词结构,其释义可从语素拆解与历史语用两个维度解析:

一、语素释义

  1. "鲁"的本义为《说文解字》记载的"钝词也",指代愚钝、莽撞的品性特征,引申出粗率、拙朴的语义内涵(参《汉语大词典》第12卷)。现代汉语中构成"鲁莽""粗鲁"等贬义复合词。
  2. "道"在甲骨文中已具道路本义,《尔雅·释宫》注"一达谓之道路",后引申为规律法则(天道)、技艺方法(茶道)等抽象概念,包含路径导向与规范体系双重属性。

二、历史语用

  1. 地理专名:明代《读史方舆纪要》载山东曲阜有"鲁道"古驿路,系鲁国故都通联邹城的官道遗存,现存碑碣可考。
  2. 典籍隐喻:《朱子语类》卷六十三以"行鲁道而不达"喻指拘泥礼法不知变通的行为模式,此处"道"特指周代礼制规范。
  3. 姓氏源流: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公族分支以"鲁道"为复姓,今多简化为单姓"鲁"或"道"。

因该词在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建议查询《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卷第1083页获取完整释义,或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ncpssd.org)检索相关古籍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鲁道”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文献记载。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基本释义

  1. 鲁国境内的道路
    指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的交通要道。该释义源自《诗经·齐风·南山》中“鲁道有荡,齐子由归”的记载,孔颖达疏解为“鲁国道路平坦,文姜由此嫁入鲁国”,高亨进一步注解为“通往鲁国的大道”。

  2. 鲁国的治国之道
    指鲁国遵循的政治理念与文化传统。《史记·鲁周公世家》提到孔子曾感叹“鲁道之衰”,章炳麟诗中亦用“鲁道棼难修”暗喻鲁国治国方略的崩坏。

二、背景延伸

三、使用场景

建议进一步查阅《诗经》《水经注》等古籍原文,或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以获取更系统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帛图博学鸿词尘羹闯关东炊妇捣鼓道粮雕啄帝国主义断落冯冯翼翼负书伏锧圭筚国丈过正害危候者换流奬惩减膳彻悬蛣蜋皮骏奔走亢旸客宿来嘻捞凌磊落不羇梁甫吟零畸俚医轮台没探灭户墨三郎南宁纽约轻怯起手棨信肉红汝帖儒相三柳蛇雀之报设砚摄政时鸟水监送勘太簇坦坦呒淘成特卓文修武备无礼相饶亵诨歇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