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领押的意思、领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领押的解释

受命拘禁。 宋 苏轼 《贡院札子·奏巡铺郑永崇举觉不当乞差晓事使臣交替》:“贡院今月三日,据巡铺官 郑永崇 领押到进士 王太初 、 王博雅 ,称是传义。问得举人,各称被巡铺官诬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领押"在现代汉语中属于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古代用法中追溯。结合权威汉语工具书分析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领"的本义

    指"掌管、统属",如《汉语大词典》释"领"有"管领、统属"之义(如"统领")。在契约场景中衍生为"对财物或事务的主理权"。

  2. "押"的本义

    指"签署、抵押",如《现代汉语词典》释"押"为"在文书契约上签字画押作保",或"以财物作担保"(如"抵押")。

  3. "领押"的合成义

    二字组合后,指对抵押品或担保财物的主管权及处置责任,强调主体对抵押物的实际控制与监管义务。常见于明清契约文书,如土地典押契约中"领押人"需承担保管抵押田产之责。


二、历史用例与语境

明代《大明律·户律》提及田宅交易时,要求"领押文契"以明确权责;清代民间契约中亦有"立领押字据人某某"的表述,表明领押人需履行保管抵押物、防止损毁的义务。此用法现已罕见,多被"抵押管理""担保监管"等现代术语替代。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对"领"的释义包含"统属、管领"(卷12,页34),"押"的释义含"抵押、签署"(卷6,页128)。

    ▶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押"为"把财物交给对方作为保证"(页1521),"领"含"带、引"的引申义(页830)。

    ▶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

  3. 《中国历代契约粹编》(张传玺编)

    收录明清时期"领押"相关契约,如"领押地契"中明确领押人需"看管田产,不得毁损"。

    ▶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四、现代适用性说明

该词已退出当代常用语体系,仅见于历史文献或方言残留。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建议使用"抵押监管""担保管理"等标准化术语,以避免歧义。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领押”的词义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领押”指接受拘留或羁押的行为,多用于古代司法场景,表示官员或执法人员对犯罪者实施拘禁。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被逮捕或限制人身自由的状态。

二、古代用法解析

  1. 受命拘禁:特指奉命执行拘押任务,如宋代苏轼《贡院札子》记载的案例中,巡铺官郑永崇“领押”涉嫌作弊的进士,体现古代司法程序中的职责分工。
  2. 法律场景:常用于描述官员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过程,强调执行者的职务属性。

三、现代延伸用法 现可用于描述被警方拘留或司法羁押的情形,例如“犯罪嫌疑人最终领押候审”。但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

四、争议说明 部分词典将其标注为成语,但根据宋代文献用例及构词特点,学界更倾向视为古代司法术语而非成语。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参考权威历史词典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挨宿白毫子谤骂笨人抃栗布头,布头儿擦刮财路陈久宸阙赤芾床婆子触犯鹑刑待机都都知二黄放步犯曲负讥干材诡道龟毛兔角孤裔海岭见貎辨色简书扃局脊柱倔彊巨千剧役懬废苦惜连晴龙井茶卢扁鹿帻矛盾概念默默无言南都牛被缾竭罍耻陗帆栖遁倾阳熔融乳柱师出无名鼠毫笔逃暑饮铁人同火头重脚轻蜿蜿虵虵蜲娜蜗虫污黦详跋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