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髡剔的意思、髡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髡剔的解释

亦作“髠薙”。谓剃去头发。《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爱姪微愆,髡剔谢罪。”《后汉书·冯鲂传》:“ 襃 等闻帝至,皆自髡剔,负鈇鑕,将其众请罪。” 李贤 注:“谓剃去髮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曾 左 之师,摧陷 洪氏 ,復从髠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髡剔”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刑罚制度,指剃去犯人头发和鬓须的惩戒手段,属“五刑”中较轻的肉刑。该词由“髡”(剃发)与“剔”(刮除)两个动作组成,常见于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典中。其核心含义包含三方面:

  1. 身份贬损性

    剃发行为突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礼教传统,《周礼·秋官》记载“髡者使守积”,通过破坏身体完整性达到精神羞辱效果。髡刑者需戴特制刑具“钳”标识身份,形成视觉警示(《汉书·刑法志》)。

  2. 刑级递进体系

    汉代律令将髡刑分为四等:髡钳(剃发戴铁圈)、完刑(仅剃鬓须)、耐刑(保留头发仅剃须)、髡剔(全剃发须),对应不同罪责(《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

  3. 社会隔离功能

    《晋书·刑法志》载髡刑者需服筑城、舂米等劳役,发式特征使其无法混迹市井,形成物理与精神双重隔离。至北朝时期逐渐被笞刑替代,唐律正式废除(《唐律疏议·名例篇》)。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标注为历史学术语,现代汉语已无实际使用,仅存于古典文献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髡剔”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内容解释:

1. 基本含义
“髡剔”指剃去头发,作为古代的一种刑罚或羞辱手段。其核心意义是通过破坏身体发肤(古人视头发为重要部分)来达到惩戒或贬低的目的。

2. 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3. 现代用法与演变
现代汉语中,“髡剔”多用于比喻严厉惩罚或公开羞辱的行为,而非字面剃发。例如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以“髠薙”描述对旧制度的清除。

4. 相关延伸
需注意与“刬剔”(意为删除、剔除)区分,后者侧重抽象概念的去除,如文献修订(参考,但用户问题未涉及此词,仅作提示)。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刑罚体系或具体文献案例,可查阅《后汉书》等史料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傲睨一世残羹冷饭赤骥辞谢村歌社舞地首东家子嘟噜犊子芳冽覆墓裹从烘烔欢门隳剌昏迷不省监纳急波波忌辰讦谏急节筋斗云紧挤锦旗金圣人具草开悟框图乐嬉嬉寥稍柳床洛下蛮云瘴雨貌肖没衷一是密款弥阔木兔女先破口三叉路沙米圣后市场信息侍从霜轮私下里诵叹孙子兵法他妈妈汤锅田径运动托怀往朝香骑相濡以泽翛翚小祥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