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挛索的意思、挛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挛索的解释

系绳。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傴僂。” 钱仲联 集释引 祝充 曰:“挛,繫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挛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uán suǒ,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本义:指“系绳”,即用于捆绑或束缚的绳索。这一解释在多个古代文献和现代词典中均有记载,例如唐代韩愈《元和圣德诗》中的“解脱挛索,夹以砧斧”。
    • 如《汉典》和《查字典》均明确标注其本义为“系绳”。

二、引申含义

  1. 比喻义: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引申为成语,形容事物或人陷入纠缠、束缚的状态,难以解脱,例如“形容缠绕纠结,无法摆脱困境”。
    • 这种用法可能源自“挛”字的含义(维系、牵系)与“索”(绳索)的结合,强调被束缚的困境。

三、使用场景

四、其他相关

“挛索”既可指具体的绳索(本义),也可比喻抽象困境(引申义)。若需深入考据,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或结合韩愈诗句分析其古典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二

挛索

挛索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用力抓住并扭动、拧紧或束缚物体。该词的拆分部首是扌(手部偏旁)和犬(犬部首),总计有13个笔画。

挛索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复杂。最早,挛这个字是指用绳子或类似物体将物体束缚起来。后来,该字在泛指上扩展,用来形容因为受到严格的规定、束缚而失去自由。

在繁体字中,挛索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挛的旧字形为捖,其底部是手部偏旁扌,上部为云旁,表示拧紧或扭动的意思。索的旧字形为骨,上部为纟,下部为骨旁,表示用绳子或类似物体束缚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挛紧拳头,使出全力击打。

2. 她用绳子将箱子挛好,以免在搬运过程中松散。

组词:挛紧、挛扣、挛缩、挛急。

近义词:缠绕、捆绑、束缚。

反义词:放松、解开、释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